举重|为何举重冠军总是中国人?东亚无病夫,比起西方人我们理应更强壮


举重|为何举重冠军总是中国人?东亚无病夫,比起西方人我们理应更强壮

文章图片


举重|为何举重冠军总是中国人?东亚无病夫,比起西方人我们理应更强壮

文章图片


举重|为何举重冠军总是中国人?东亚无病夫,比起西方人我们理应更强壮

文章图片


举重|为何举重冠军总是中国人?东亚无病夫,比起西方人我们理应更强壮

文章图片


举重|为何举重冠军总是中国人?东亚无病夫,比起西方人我们理应更强壮

文章图片


举重|为何举重冠军总是中国人?东亚无病夫,比起西方人我们理应更强壮

文章图片


举重|为何举重冠军总是中国人?东亚无病夫,比起西方人我们理应更强壮

文章图片


当石智勇举起192公斤的时 , 却被不讲“体育精神”的裁判判了无效 。 石智勇没有理会这下做的手段反而怒加6公斤 , 直接挑战198 。 即使在将杠铃举过头顶时 , 嘴上也没有忘记关心无德裁判的手:记得刚才好像麻了 , 不知道现在好了没 。 正想着 , 顺手便打破了自己曾经创下的世界纪录 。

回望历史 , 在体现人类力量极限的举重项目上 , 中国始终站在鄙视链的顶端 。 据统计 , 自2018年7月 , 国际举重联合会代表大会更改了举重竞赛级别后 , 在全新举重竞赛级别已产生的43项世界纪录 。 而中国队一共有14名大力士手握其中26项世界纪录 , 包括:女子6人14项、男子8人12项 。 截至东京奥运会前 , 中国举重队已在各类赛事中累计打破成年世界纪录710次 。

看着这些世界纪录 , 中国人似乎已不再是“东亚病夫” 。 但我们在内心 , 还是无法摆脱天生不如欧美人强壮的执念 。 每每想到这里 , 我们会觉得 , 反正“黄种人”的平均智商是最高的 , 身体差一点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 毕竟现代社会比的是智商 。
等等 , 不对!人种是不会变的 , 既然现在的我们能站在体现人类力量极限鄙视链的顶端 , 凭什么以前就成了“东亚病夫”?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亚洲人天生羸弱?
【举重|为何举重冠军总是中国人?东亚无病夫,比起西方人我们理应更强壮】
“东亚病夫”的真相
东亚病夫一词最早出现为“东方病夫” , 出自一篇英国人写的文章 , 刊登于当时上海英国人办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 。 梁启超翻译为:“夫中国——东方病夫也 , 其麻木不仁久矣 。 ”本意更偏重精神层面 , 哀叹中国人在精神思想层面上的麻木、萎缩、愚昧、逆来顺受等特性 。
但无论是形容肉体还是精神 , 总归是对国人的侮辱 。 自此 , 这种概念就开始强化 , 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

上图:中国出版时间最久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
此后 , 中国派出了140余人的代表团 , 参加了 1936 年柏林奥运会上近三十个项目 。 但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 , 其他人在初赛就被淘汰 , 最终全军覆没 。
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 , 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在奥运五环旗下 , 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中国人 , 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 , 题为“东亚病夫” 。 从此 , “东亚病夫”就成了外国人对我们的蔑称 。 (该故事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之后李小龙踢碎了“东亚病夫”的牌匾 , 让这四个字直到现在依旧深入我们的灵魂 , “病夫”也更加具体地体现到了身体上 。 好像从那时候起 , 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 , 就是在说我们身材矮小、体弱多病 , 污蔑我们人种不行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