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超|“铁臂阿童木”单手推开世界的门


王家超|“铁臂阿童木”单手推开世界的门
文章图片

王家超在东京残奥村 。王家超供图
“阿童木的英文释义是原子 , 很小但威力很大 。 ”个子不高 , 右臂肌肉极为发达 , 王家超给自己的微信命名“铁臂阿童木” 。
东京残奥会铁人三项赛 , 作为唯一参加此项目的中国选手 , 王家超在动漫人物“阿童木”的家乡以1小时04分54秒完赛 , 排名PTS4组别第四 。 这是他时隔9年重返残奥赛场 , 从雅典到伦敦 , 他以游泳选手的身份参加三届残奥会 , 获得1金4银1铜 , 退役后转换赛道 , 才在30岁时开创了中国运动员首次参加残奥会铁人三项的历史 。
残奥铁三项目中 , PTS4代表运动员存在四肢残障中度损伤 。 王家超出生于云南小城建水 , 5岁时的一场高压电事故让他失去左臂 , 但“野得很”的他仍用一只手爬树、在小河里学“狗刨” , 继而捡到体育的钥匙 , 推开了世界的门 。
“每次回家 , 退休的老师老远就喊‘运动员’ , 我就觉得自己不再是普通的小朋友了 , 而是‘运动员’ 。 ”10岁那年 , 他被选入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 , 在2003年正式成为一名国家残疾人游泳运动员 , 王家超记得 , 被命运选中的最初 , 不懂权衡 , “爸妈觉得我能走出家门就很好了 , 对我来说 , 就是好玩儿 。 ”
“扑通”跳进水里 , 在很远的地方“哗”地冒出水面 , 老运动员在游泳池里的自如和自信让王家超瞠目结舌 , “我能像他们一样就好了 。 ”可在对身高、臂长有一定要求的游泳项目中 , 他的身高并不占优势 , “别人游一下 , 我需要两下 , 别人付出1个小时 , 我需要1个半小时 。 ”王家超只能在训练时就挑战极限 , “每天训练4~6个小时 , 独臂划水一万次 , 训练量十几公里 。 ”
一次次折返 , 目标是什么?全国残运会、亚残运会、残奥会 , 残奥冠军......当他用103枚奖牌为12年游泳生涯画上句号后 , 才发现这个过程中 , 他们这些人明知自己身体有残缺 , 但还要义无反顾地去战胜自己 , “这是比金牌更有价值的东西 。 ”但王家超仍能感觉到心底萦绕的自卑 , 这种在他身上鲜见的消极情绪并非来自缺失的臂膀 , 而是源于断章的文化储备 , “不想别人觉得你除了游泳 , 什么都不会 。 ”
种子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就已埋下 , 在他13岁首次参加残奥会的记忆里 , 有“尴尬”的一幕 , “很多外国运动员隔老远就说早上好 , 我只会说‘你好’和‘拜拜’ , 没办法回应这种热情 。 ”此后 , 自学英语成了王家超的日常 , 即便如今已经能担当队内翻译 , 他也依然以英文配音“打发”隔离时光 。
最新的配音练习 , 他选了《东京奥运会宣传片》中的话:“在这个不见面也能建立起联系的时代 , 我们从全世界聚集到东京 , 那么多国家、种族、每种体型、身材和性别的人 , 年轻或年老 , 齐聚一起共同见证运动员健美的身材、竞争的精神和勇气 。 我们是不同的个体 , 但又有大体的相同 。 ”
第四次出战 , 他第一次感觉残奥会提及的“全世界”离自己并不远 , “或许因为铁三 , 我走了很多地方 , 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 现在更加容易融入国际化的场景中 。 ”王家超表示 , 不同于当游泳运动员时拥有全方位的比赛和训练保障 , 他在大学期间接触铁三 , 几乎得从零开始 , “不清楚怎么参赛 , 训练就靠自行车通勤及每天跑6公里 。 ”
在残奥会 , 铁人三项总距离是奥运会的一半 , 包括750米游泳、20公里骑行以及5公里长跑 。 王家超记得 , 为了扩大活动半径 , 他第一次获得游泳比赛奖金后 , 立马给自己买了一辆自行车“到处骑” 。 全运会取得成绩后 , 又换了一辆捷安特 , 车轮碾过昆明海埂训练基地几乎每寸土地 。 进了大学 , 从城区到大学城近30公里 , 他也靠自行车通勤 。 因此 , 考验平衡的自行车成了他完成转项的优势 , 反而最基础的跑步成了难点 , “对游泳运动员来说 , 关节、骨骼、发力点都不同 , 一跑步我的脚就是软的 。 ”甚至他擅长的游泳 , 也得克服从游泳池转换至公开水域的心理恐惧 , 他半劝半推地把自己逼进水里 。 从此 , 早上6点的淞茂水库 , 多了一个人单手在雾气里划水的剪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