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团队开发视觉伪装系统:可应用于生态监测等方面( 二 )


研究者表示,该系统无需任何外部传感器和额外刺激,可在自然条件下实现完全自适应伪装 。因此,该研究为具有色彩多样性的自适应可见伪装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易于配置、易于操作且有效的策略 。
这种光驱动的动态表面皱纹可以是一个动态平台,可能在智能显示、信息存储和防伪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
马天骄表示,由于表面微观图案与宏观图案可在光刺激下改变,因此能实现智能显示;由于褶皱具有类似指纹的独特细节,可应用到防伪中,而光驱动的动态褶皱的动态特性,则能进一步增强防伪的安全性,也可以用于信息存储,增大存储容量 。
不过,他也认为短期内不太可能实际应用,因为目前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由于我们利用的是光热效应带来的图案变化,该体系会升温(虽然温度不高),这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再如,双层体系的机械性能不够稳定,关于这点我们已经成功制备了许多单层褶皱,它们非常稳定,但尚未应用到伪装领域 。”
未来,他们也可能会探索如何实现多种伪装状态之间切换 。
据马天骄介绍,这项研究约用了3年时间 。他们很早就设计了多种波长响应的褶皱图案,后来约花两年时间探索在不同背景、不同光驱动的伪装效果 。
“我们最开始只是设计了一种多种波长响应的褶皱图案 。后来,我们一直探索褶皱在光学上的应用,因为它对光的散射或衍射都有很奇妙的性能 。伪装是光学应用的一种 。”
“后来,受一篇《科学》(Science)论文启发,其利用褶皱对红外光的调控实现了红外伪装 。我们想,褶皱对可见光也有很强的调节作用,能不能实现可见光伪装,这相比于红外伪装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而,我们开始探索褶皱图案在可见光伪装方面的应用 。”
马天骄表示,他们一直在探索褶皱图案的机制、动态、应用等,未来继续如此 。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张艳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