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方式( 二 )

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粗线上有100nm的致密小结,小结的数目与遗传因子的交换数目相等 。粗线期较长,可以日、周、甚至年计算(4)双线期: 此时联会丝复合体解体消失,染色单体互相分离,但在交叉处仍彼此呈交叉状 。交叉是遗传因子交换或重组合的表现 。通过交叉,染色单体上的一段遗传因子与另一单体的同一段相互交换 。每对染色单体可有一个或多个交叉 。双线期占时最长,如人的卵母细胞,由胚胎第五月开始,直到排卵前才结束(5)终变期: 染色体进一步紧缩,交叉数目减少,四联体只在末端相接 。前期结束后细胞进入前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与有丝分裂大致相同 。在中期,核膜消失,纺锤体微管与着丝点相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 。在后期,第一次减数分裂是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开 。在末期分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或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第一次成熟分裂后,经过一个简短的分裂间期,其间DNA不进行复制即开始第二次成熟分裂,也分为前、中、后和末期 。此次分裂是将染色体的一对姊妹染色体分到两个精子细胞,或分到一个卵子细胞和第二极体 。这次分裂所成的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故称均等分裂 。图2 成熟(减数)分裂示意图A、B、C代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1.细线期; 2.偶线期 ;3.粗线期; 4.双线期 ;5.第一次成熟分裂后期; 6.分裂间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7.第二次成熟分裂后期; 8.配子(精子细胞)除以上两种细胞分裂方式外,还有一种不经过染色体变化,只是核和细胞质的物质分裂而形成两个细胞的方式,名无丝分裂 。这种分裂方式见于组织培养的细胞 。它的细节无深入研究,特别是分裂后的子细胞如何获得全部基因组,尚无满意的解释 。知识来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总编;李肇特,薛社普 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十三 组织学与胚胎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第32-33-34页.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