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你方法用错了( 二 )


二、理解为先,正话反说,让孩子产生不上学的内疚感 。
当家长看到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时,千万不要生气发火,你要知道这样做最容易让孩子反感你,拿出破罐子破摔的架式来 。最有效的沟通,反而是要先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通过温和的沟通与交流,让孩子感觉妈妈或爸爸真爱我,真关心我,真体谅我,如果我不去上学真对不起你们 。当孩子产生心理内疚感后,家长只需要稍加鼓励就可以让孩子改变想法,主动去上学了 。
但这里问题来了,话该怎样和孩子说呢?下面我来演示一下 。
妈妈:儿子,你不愿意去上学,妈妈非常理解,我像你这么大时,也有过类似的情形,既然不愿意去上学,那咱就不去了,在家里好好调整一下心情,让自己开心起来多好啊 。
孩子:妈妈,真的?你真允许我不去上学?
妈妈:当然,妈妈不说假象,我会和你的老师请假,说你身体不舒服,要看医生,要在家里先休息和调养 。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因为你独自在家,你还是小孩子,妈妈必须要向单位请假陪你,我这一请假,领导会脸子难看,话难听,奖金被扣不说,工资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你长时间不去上学,我就得经常请假,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妈妈可能就会被开除了,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收入,我们的日子可咋过啊?
孩子:妈妈,那你就去上班吧,我一个人在家就行 。
妈妈:那不行,你现在是未成年人,我不在家陪你是违法的,因为我是你的法定监护人啊,你愿意让妈妈违法吗?那后果可严重了 。现在面临着两难情形,你感觉妈妈是不是比你更难啊?现在重新想想,你不上学的后果是不是把妈妈都连累了?
孩子:妈妈,那我还是去上学吧 。
上面这段演示对象,家长可不要套用,而是理解这里的逻辑思维内涵,其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他不上学的后果很严重,才能改变想法,从而主动去上学 。
三、及时和老师了解情况,解除孩子对学习的畏难情绪 。
身为家长,如果你想真正了解孩子,不能光靠在家里下功夫,还必须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和孩子各学科老师了解情况就成了常规工作,只要向老师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才能掌握孩子在班上的情况 。如果你发现孩子在课堂上听课不专注,小动作较多,且学习态度不端正,就要和老师深入沟通了,下面我来演示一下和老师对话场景 。
家长:老师你好,我是XXX同学的妈妈,孩子今天出现了不愿意去上学的棘手问题,我想孩子心理肯定出现了问题,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你能在百忙之中抽一点时间和我沟通一下吗?
老师:XXX同学妈妈你好,你说吧,我这会儿有时间 。
家长:孩子在你的课上是否能认真听课,你有没有发现他注意力不专注听不进去的现象?
老师:这个现象还确实有,我发现在讲课时,你孩子目光游离,大脑不知道在想什么,尽管我已经提醒了,但是效果有限 。
家长:在完成课堂作业时,我孩子能否在规定的时间里独立完成?
老师:你孩子做题速度比别的同学都要慢,并且有很多题不会做,但是我又没有时间单独给他讲解,我本以为你回到家后在孩子写课外作业时会发现这个问题 。
家长:看来我真是粗心大意了,那我在家里多花一些时间给孩子做好辅导吧,尽可能帮助孩子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然后再做一些基本功训练,尽可能让孩子突破学习畏难情绪 。但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请老师多鼓励一下我的孩子,你的鼓励对他作用很大 。
老师:好的,这点我能做到,只要我们都重视对孩子的关注,相信问题一定能得到解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