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的由来( 二 )

阳历 , 就是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 。它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 。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 。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就会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1天 。所以每四年增加一天 , 加在二月的末尾 , 得366天 , 就是闰年 。当然 , 4年加1天 , 实际上使回归年多了近45分钟 , 积满128年左右就会多出一天 , 到积满400年就会多出3天 。这就会用规定闰年的方法来解决 。太阴历又叫阴历,也就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它的特点是每个月的平均长度等于或接近于“朔望月”,一年十二个月,大月30天 , 小月29天,一年计有354天 。月相变化的周期 , 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 。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多,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今天我们阴阳历都用 , 使我们的生活既能与时俱进 , 又能使传统得到延续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