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季健康知识 注意11点健康好个秋( 三 )


2.芡实
这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 又称"鸡头米"、"鸡头"等 , 在南方较常见 。中医认为 , 芡实性味甘、涩、平 , 入脾肾二经 , 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 , 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 。其补肾效果强于山药 , 祛湿效果优于红小豆 , 镇静效果强过莲子 , 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 。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 , 有一条就是吃芡实 。
鲜芡实或干芡实泡水后可直接嚼服 , 也可熬粥、煲汤或与莲子、山药、白扁豆等食物一同食用 。芡实搭配燕窝蒸食 , 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 可使人们气色更好 。此外 , 把鲜芡实去皮后冻在冰箱里 , 还可较长时间保存食用 , 补肾效果更好 。
3.栗子
香甜味美的栗子 , 是秋冬非常受欢迎的零食 , 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 。中医认为 , 栗子性味甘温 , 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等功效 。
栗子可生食、炒食、加水煮食等 , 在众多的食用方法中 , 生吃栗子 , 且缓慢咀嚼、徐徐咽下时的补肾效果最佳 。这是因为生栗子中酶和维生素C等的含量最高 , 且细嚼慢咽时消化更充分 , 更利于人体吸收 , 对体虚乏力或肾虚导致的腿脚无力等症状效果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 , 栗子不可多吃 , 每日最好不要超过10颗 。
4.花生
花生是一种高蛋白的油料作物 , 自古享有"长生果"的美誉 。《本草纲目》记载 , "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 , 适合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等人 。值得注意的是 , 花生红衣(即花生皮)补气止血的作用更强 , 因此 , 需要补血的人可挑选红衣更多的小粒花生 , 而煮粥、打花生浆则可以挑选大粒的花生 。此外 , 醋泡花生仁、用生花生壳煮水喝 , 还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
需要提醒的是 , 少数人吃花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 这类人需要避免食用花生或花生制品 。此外 , 发霉的花生致癌性很强 , 不可食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