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文字的传播概况与汉字的传承演变 汉字的起源和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 二 )


腓尼基字母向西发展出了古希腊字母,这是西方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古希腊字母再往西传,主要演化出了拉丁字母和日耳曼各民族字母,英语字母主要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带入的古德意志地区的字母演化而来 。而古希腊字母北传就是大名鼎鼎的斯拉夫字母(也叫西里尔字母,与传教士西里尔有关),最后演变成几支斯拉夫民族的主体字母文字 。
2:中国汉字的演变人物节点:中国汉字主要是甲骨文、金(铭)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书体 。其实每种书体都可以用一位人物来当它的创始人节点,当然这种人物节点我们不夸大他们的作用,但是应该肯定他们名字出现的价值和意义 。仓颉造字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纬书《春秋元命苞》中有:“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意思就是仓颉造字的时候,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谷雨”,地上的鬼全都凄厉地嘶鸣起来,龙甚至藏了起来 。所以,仓颉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人物节点 。而甲骨文和金(铭)文没有太著名的人物节点,如果有,只能说是一群人的节点更合适,比如管祭祀的贞人 。西周的大篆留名的有夏朝的伯益和周宣王的大臣太史籀(zhou),所以,大篆也叫籀(zhou)书,特点就是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小篆留名的是秦朝的宰相李斯,其特点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 。隶书留名的是小隶程邈的励志故事,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草书之祖是东汉末年的张芝,相比楷书,完全不具备汉字的方正和规整,反而是处处不一样,不仅潦草凌乱,而且很难认出是什么字,但是整体的灵魂还是很神奇的 。行书之祖是东汉末年的刘德升,字形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楷书稍加连贯,点画略带呼应,就是行书 。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 。这里的楷书实际上是指王次仲所创的八分书,而不是现代所谓的楷书 。楷书之祖是三国时期的钟繇和胡昭,楷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总:通过字母文字的传播和中国文字演变这两条线的梳理我们就会发现,字母文字这种表音文字更容易传播它的造字方法,几十个字母就能不断组合拼写,对于文明落后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地区无疑是诱惑力巨大的 。所以字母文字仍然是世界目前的主流,这也就难怪当年西方强盛时不断有人鼓吹拼音文字的优势,而抹煞了汉字这种表意文字的真正内涵 。而汉字书体发展的重要人物节点,貌似在寻根问祖,但是这些汉字书体的祖师真正隐含的是生产力推动下的文化进步步伐,而且每种书体都是渐变的和当时的历史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寻找到这些人物节点,更能真切的反应出汉字的历史厚重和真正底蕴!
文字恬静而秀美,文雅而隽永,美得让我们流连忘返……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