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产蛋多久( 二 )


目前,市场上有三类饲料产品,即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
(1)全价(配合)饲料 即按蛋鸡的营养需要配制,并经充分混合,用户不需要添加任何饲料即可直接用于饲喂蛋鸡,并能满足蛋鸡对代谢能和各种营养物质的要求 。
(2)浓缩饲料 是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再与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配合,即成为营养基本平衡的配合饲料 。实践证明,推广使用浓缩饲料不仅可以减少农村中能量饲料的重复运输,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弥补当前农村蛋鸡养殖户蛋白质饲料短缺的问题 。蛋鸡用浓缩饲料 , 一般粗蛋白质在30%以上,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高于蛋鸡需要量的2倍以上,因此不能直接饲喂蛋鸡,而必须按一定比例与能量饲料相互配合后饲喂,才能发挥浓缩饲料的真正效果和作用 。
(3)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是一种或多种微量成分(单一添加剂)组成的、加有载体与稀释剂的均匀混合物 。它是浓缩料、全价配合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蛋鸡饲养效果的关键部分,它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价值 , 提高饲料利用率 , 促进蛋鸡生长,增进蛋鸡健康水平 , 改善蛋鸡产品品质 , 最终达到提高蛋鸡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另外 , 具备动物营养和饲料专业知识的农户还可用自产或自购原料配制全价料,但需注意,应按蛋鸡不同生理阶段配制相应的全价饲料 。
3.科学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程度,往往高于遗传因素造成的影响 。蛋鸡的饲养环境可直接影响鸡的生长、发育、繁殖、产蛋和健康,通过人为控制鸡舍的小环境,在光照、温度、湿度、空气、通风等方面使其尽可能接近蛋鸡的最适需要 。注意饲养方式与设备的选择,减少应激因素对蛋鸡的影响,防止饲料采购、保管、加工、投料和其他途径造成的饲料浪费 。
(1)育雏期(0~6周龄)是蛋鸡生产的关键时期 。产蛋性能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雏鸡的良好发育 。育雏的目的是通过给雏鸡提供适宜的鸡舍环境条件和充足的营养,使蛋鸡的体型能均匀生长发育,并达到合适的骨架和标准体重 。1~4周龄是雏鸡各个系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雏鸡各组织器官从功能的不健全(或不具备)逐渐发育,对外界各种应激因素抗逆性很差,极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发病甚至死亡 。因此,必须根据其生理特点加强管理 。
(2)育成期(7~20周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给鸡群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理想的营养供给,使鸡在达到性成熟之前,能建立良好的体型并使鸡群有良好的均匀度 。良好的骨架发育是维持产蛋期间高产能力的必要条件 。若鸡骨架小而体重大,则会出现肥胖、产蛋性能不理想、早产、脱肛多、产蛋初期死淘率高等 。通常以12周龄为界分前后两个阶段,前12周着重骨架的发育,注重胫骨的生长,到12周龄末鸡群胫长能否达标相当重要,这影响到该品种能否发育到应具备的体型(包括体重和骨架部分) 。若前12周骨架得到充分发育,以后骨架会长到应有的高度,从第13周起到准备初产,着重在体重的增长,即要有适宜的周增重 。在正常情况下,大约到18周龄时完成蛋鸡的体型发育 。
(3)产蛋期(21~72周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给鸡提供适宜的光照刺激和营养刺激,确保蛋鸡尽快地达到产蛋高峰,并通过加强鸡舍细节管理,维持产蛋高峰、保持产蛋的持久性,生产出大量安全的产品 。此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鸡从开产到40周龄,这期间体重还在增加,体重必须保持在标准之内,这时达成理想产蛋的基本条件,每周照样测定体重 , 40周龄后改为2周一次 。若鸡群体重不能达标,则平均蛋重会变小,产蛋率下降也快 。所以从测定体重可判断鸡群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0周龄后可每4周测定一次体重 。因此,产蛋期最准确、最经济的饲喂方式是以产蛋率、蛋重、体重、日龄和采食量等为依据而进行饲养管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