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藻水用什么肥水( 二 )


4、保苗放苗1小时之前,“纳维素”消毒,抗应激 。如果有氨氮、亚硝酸盐存在 , 使用“硝克”进行处理 。虾苗运回来 , 将“虾苗袋”放入池内10—15分钟适应池内水温,再解包袋 。第二天,再次使用“纳维素”进行保苗,提高成活率 。5、日常管理(1)每天检测PH值,严格控制在8.6以下,如果过高,可在拌料时,加入适量“酵之源”进行处理 。(2)暂养池温度控制在28℃左右,上下变化不超过2摄氏度 。如果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采用进排水的方式进行调温 。(3)会增氧 。外塘养殖,晴天中午、水表层温度过高时不开增氧机 。温棚养殖,建议“多气头、弱充氧、小气泡”(4)每天使用白瓷碗观察虾苗体色和肠道,肠道发黑,体色发白透明是健康虾苗 。若果出现水面有游虾,并伴有拖便现象 。(5)放苗4—5天后,水面上的泡沫会逐渐增多,原因是水体残饵粪便代谢转化慢,氨氮逐渐升高 。整个标粗淡化期间,每天都要检测水质情况,严格控制氨氮、亚硝酸盐 。每2天使用一次复合硝化细菌;(6)标粗淡化期间,禁止使用刺激性过大的药品 , 例如:化学类调水药,抗生素,氧化剂等 。处理问题时尽量以生物制剂和刺激性小的药物为主,减少虾苗的损失 。(7)平衡集中蜕壳 。(8)“少量多餐”,重营养,重内服,保肝利胆,防肠炎,促消化 。(9)慎消杀 。
对虾赖以生存的水体环境入手:
a、肥水育藻:要坚定以肥绿藻、硅藻共生的黄绿水为主,这个前提我们不只提
一次,在此不再累述 。
b、养藻稳水(稳定菌藻相):以酵素菌营养+有机碳源每5-7天定期泼洒一次为主,不乱添加氮肥或其它有机肥及EM菌、自行发酵液状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剂 。
c、调水(降粘去浊、分解水体及池底有机污物,增强水体通透性,抑控有害菌繁殖、抑控水体富营养化及蓝藻、裸甲藻爆发性生长等)以底菌+超浓缩光合菌粉;乳酸粪球菌+超浓缩光合菌粉、复合芽孢杆菌+超浓缩光合菌粉交替、定期泼洒等 。
d、控菌、改底:一是以超浓缩乳酸粪肠球菌复配体定期泼洒以有效抑控绿弧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繁殖;二是用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缓释片剂、高铁酸钾片状缓释剂、二氧化氯片状缓释剂、二溴海因片状缓释剂交替不定期抛撒来消杀、控住池底病害菌的繁殖生长 。
e、解毒、抗应激:一是用中草药萃取护肝液+中草药萃取解毒抗菌液+能量果酸泼洒主解死藻毒素及有害菌毒素 , 同时有效促进对虾转肝期肝膜的形成;二是以大苏打类解毒剂、中草药颗粒状底改、四羟甲基硫酸磷颗粒状底改等主解池底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
f、调节水体的硬度和总碱度,补充水体的矿物微量元素:定期用矿物元素+无机营养钙剂泼洒,以有效调水(调节水体的渗透压)稳水(稳定有益菌藻相)、促进对虾正常脱壳硬壳 。
二是针对白对虾自身功能调节入手:
a、控好投苗关键环节:建议在土塘下风口处用塑料薄膜围一个临时的投苗区,
b、投苗后第二、三天可用酵素菌营养液+虾片或开口饵料开始在投苗区外泼洒,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促进幼苗尽快游出投苗区外适应池塘的水体环境,促进幼苗早日教料上料台食料,得以迅速生长;二是可有效越来越稳定菌藻相 。
c、对虾上料台食料后开始用高效功能益生菌(如海清)+诱食酵母多糖拌料在投苗区投喂10天左右,并用海清同时泼洒:在投苗区泼洒每15天一次,拌料每天一餐即可 。
d、 对虾上料台正常食料后每天重点用诱食酵母多糖、酵素菌营养液同时或分餐拌料饲喂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