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虾产于我国哪里( 三 )


4.溶氧量(D.O.):
溶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草虾的单位面积生产量,水中溶氧量除了维持草虾、藻类、水中生物的消耗外,并供池底有机物的化学需氧量消耗 。溶氧量的来源一般是以水车打气 , 进出水和白天藻类行光合作用来取得 。如果溶氧量充足,虾排泄物、残饵等经好气性菌分解可成为藻类的营养盐,但是如藻类繁生过密,光合作用因底层日照不足就无法完全进行 。中层以下的氧气消耗比生产还多 , 上层因过於饱和 , 易消散於大气中,并造成温度成层,反而使虾浮头 , 而且在盐度较高的养殖池,因溶氧不足,易造成硫酸根离子还原为硫化氢,产生毒害 。药物使用时不论目的是在杀除杂藻或是分解池底有机质,甚至是改变养殖池环境,刺激池虾脱壳,均须注意水车充分的打气,以免造成溶氧不足 。此外养殖户在草虾浮头时一般都使用过锰酸钾(红药)急救,但也时常发生药物伤害,此药的使用必须注意剂量,使用时间,pH值变化及池底有机质堆积情形 。D.O.的测定可用D.O. meter或滴定法 。
5.透明度:
也就是水色控制,藻类生长密度的指标,一般草虾池的透明度应维持在30~40 cm以上,并视池深调节 。一般是以白色圆盘垂入养殖池中直至看不见圆盘之深度即为透明度,透明度的2倍即为补偿深度,在补偿深度内光合作用可完全进行 , 在补偿深度以下 , 因日照不足,嫌气性菌滋生,引起有机质的粕酵、还原作用,形成硫化物、硫化氢之存在 。草虾较喜栖於隐密性较高的环境 。对於藻类的控制也就必须对养殖池既有的条件去调整 。
6.氨:
由饲料残饵、虾排泄物等有机物质分解出来以未解离氨(NH3)及解离氨(NH4+)二种形态同时存在,NH3毒性较长,NH4+毒性小 , 在养殖池中水过高 , pH升高时,NH3的存在比例会增高,因之毒性加强若溶氧量缺乏时则氨之毒性更强,对虾类之危害更大,所以在夏天气温高时换水及水车打气不可疏忽 , 可以利用曝气、沸石粉来减少氨浓度 , 水源不良无法换水的养殖池更要加强水质管理及饵料更精确的控制 。养殖业者通常氨称之为「阿摩尼亚」或「亚摩尼亚」,一般测到氨(即NH3及NH4+之总和)浓度在超过1ppm时养殖虾类即有中毒现象,超过5ppm时导致草虾大量死亡 , 通常以氨(NH4+,Ammonium)测试液测定 。
7.亚硝酸:
氨在水中经硝化细菌分解为硝酸盐,成为藻类、水生植物之营养盐,但在氧气不足时 , 厌氧性菌就将其转变为毒性甚强的亚硝酸 。水中亚硝酸含量增多时,草虾血液中之送氧功能会降低,即使养殖池中溶氧充足,草虾亦会浮游水面呈现病态、回转游动或紧靠浅水岸边,养殖池中亚硝酸安全浓度应在0.5ppm以下,应调节适当的水色、透明度或藉酵素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去分解亚硝酸盐,测定以亚硝酸测定液测试 。
8.硫化氢:
饲料中之蛋白质及生饵等蛋白质残存於池底时,如在氧气充足的养殖池中先分解为硫化氢,再被好气性细菌氧化为无毒害的硫酸盐,但是底层溶氧不足时,氧化过程停顿 , 就产生毒性甚强的硫化氢 , 通常水中的铁离子会与硫结合形成硫化铁,池泥变黑,产生恶臭味气体,通常低於pH值,溶氧量低,水温高的状况较易形成 , 应尽量换水排除有机物可以沸石粉、红土壤处理 。硫化氢浓度达0.1ppm即对虾类构成危害,可以硫化氢计剂测定 。
9.重金属含量:
养殖池水源中若铁含量过高,对虾类鳃部呼吸作用有危害,最好有蓄水池用含铜、含锰等水产药物处理养殖池病害水质时,应注意使用量及换水以免残留,蓄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