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牛的扑杀方法( 二 )


治疗
你这一个是犊牛,是比较严重的,死亡率特别高,学过兽医的基本上都知道一般表现在了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相对来说水泡并不是特别的明显,肯定是不如成年牛明显,当然他的抵抗力也不如成年牛 。死亡率至少在50%以上 。
①自己做到自繁自育,而且要做到全进全出的模式 , 如果有患病的,一定要隔离,因为对人还有对其他动物都传染 , 而且还要用碱性物质,还有一些消毒液对周边进行严格的消毒 。
②在本病高发区,每年至少要接受三次的疫苗,而且在高发期,还要通知相关的部门 , 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
很多医书上都这样建议最好是扑杀,也不建议治疗,这是很多人都这样建议做的 。再说一下,本病没有特效药 , 如果想要治疗的话,使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再用一些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如果是创面,也可以使用醋清洗 。
如何防控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肺组织,引起以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肺炎为特征的临床表现 。过去我国北方地区常有本病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 , 目前已基本消灭 。
病原
病原体为丝菌支原体,革兰氏阴性菌,球形或多形的极小微生物,对外界抵抗力较弱,主要存在于病牛的肺组织、胸腔渗出液和气管分泌物中 , 重症病例的乳、尿和阴道分泌物中也含有大量病菌 。
牛群转移,聚集,圈舍拥挤 , 饲养管理不良,冬、春气候异常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舍饲期间的牛易发,犊牛少见 。牛吸入污染的空气、尘埃,或食入污染的饲料、饮水即可感染发病 。在本病常发地区,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 , 散发;在新发生的地区,多发生在引入病牛或带菌牛之后,可呈暴发或地方性流行,造成大批病牛死亡 。
症状
潜伏期2~4周 , 最短1周,最长4个月 。病初,由于病菌在一些毛细支气管壁增殖,引起轻微的病症反应,如体温升高,运动时短干咳嗽等,易被忽视 。随着病变的蔓延,症状逐渐明显,出现急性或慢性症状 。
急性症状呈急性胸膜肺炎的症状 。病牛高热,达40~42℃,稽留不降 。全身软弱无力 , 头颈伸直,前肢张开,不愿卧下,呼吸极度困难,鼻孔张开 , 常发出“吭”声,呈腹式呼吸,肋间有痛感,胸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 , 有啰音、支气管呼吸音和胸摩擦音 , 健部肺泡音增强;叩诊呈混浊音和水平浊音 , 后期可视黏膜呈紫蓝色 , 胸前皮下水肿,脉搏快而细弱 , 常出现慢性臌胀、腹泻与便秘交替的现象 , 尿少而黄;最后病情恶化,心力衰竭、窒息而死 。病程2周左右 。
慢性病例多由急性病例后遗而来,少数一开始就取慢性经过 。病牛食欲时好时坏,消化功能紊乱,机体逐渐消瘦,常有短咳 , 胸部听诊、叩诊变化不明显 , 胸前、腹下、颈部常有水肿 。病牛经过治疗可以康复,成为带菌牛;若外界条件不适而使牛的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转为急性 。
剖检主要呈纤维性胸膜炎的病变,肺部呈大理石状的肝变区,胸腔内积有无色或黄色浑浊的液体,胸膜出血、肥厚 , 并与肺部病变部粘连 , 表面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内有蛋花样纤维素凝块 。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情况可初步诊断 。也可作微生物学检查和血清补体结合反应进一步确诊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