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方法与管理( 四 )


[防治]
施行手术摘除,但脑后部及深部寄生者则较困难 。近年来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进行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
6.血矛线虫病
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兽的真胃、小肠内引起的,病原体致病力强,也常和其它毛圆科线虫混合感染 。世界性分布 , 我国遍及各地 。羊群感染率可达70%~80%以上,绘畜牧业经济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 。
[防治]
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两硫咪唑,每千克体重5毫克~10毫克;左咪唑每千克体重6毫克~8毫克;噻苯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70毫克,一次口服;依维菌索每千克体重0.2毫克,一次皮下注射 。
7.食道口线虫病
食道口线虫病是由多种食道口线虫的成虫和幼虫寄生于肠腔与肠壁所引起的 。有些幼虫可在肠壁形成结节,故又称结节虫病 。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存在 。引起羊生产力下降,甚至死亡,结节病变常影响肠衣加工而废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诊断与防治]
参照血矛线虫病 。
1.羊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其特点是生殖器官和胎盘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症 。
[症状]
本病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是流产 。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 。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三个月、第四个月 。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 , 影响受胎 。公羊表现荤丸炎,辜丸上缩,行走困难 , 拱背,饮食减少,逐渐捎瘦,失去配种能力 。其它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 。
[防治]
目前 , 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 疫 。①定期检疫 。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 。成羊两年检疫一次或每年预防接种而不检疫 。对检出的阳性羊 要捕杀处理,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 。②免疫接种 。当年新生羔 羊通过检疫呈阴性的,用“猪2号弱毒活菌苗”饮服或注射 。羊 不分大小每只饮服500亿活菌 。疫苗注射 , 每只羊25亿菌,肌 肉注射 。
2.羊炭疽
炭疽是一种人和多种家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 病 。其特点是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组织呈 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 。
[症状与病变]
多为最急性,体温42℃以上,突然发病,患 羊昏迷,眩晕 , 摇摆,倒地,呼吸困难,结膜发绍,全身战栗,磨 牙,口、鼻流出白色泡沫,肛门、阴门流出血液,且不易凝固,呼吸 加快,心跳加速,粘膜发组,后期全身痉挛,天然孔出血 , 数小时 内即死亡 。剖检外观可见尸体迅速腐败,极度膨胀 , 天然孔流 血,血液呈暗红色煤焦油样,凝固不良,可视粘膜发组或有筋状 出血,尸僵不全 。对死于炭疽的羊严禁解剖 。
[治疗]
必须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治疗 。
①血清疗法 。患 病后立 Bp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50毫升一120毫升,12小 时后如体温不下降,再注射一次 。
②药物治疗 。青霉索肌肉注 射,大羊160万单位一240万单位,小羊80万单位一160万单 位,每6小时一次 。
③10%磺胺嚼睫钠注射 , 第一次30毫升一40毫升,每隔8小时注射20毫升一30毫升 。
④也可酌情选用 土霉索、四环索、链霉索等 。
3.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羊、牛、猪等偶蹄动物急 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及乳 房等处皮肤上发生水疱和烂斑 。
[症状与病变]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