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白嘴病怎么治疗( 二 )


4、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特点:假单胞菌属 , 革兰氏阴性,有数根极生鞭毛,运动,不产芽孢 。
生存环境:是一种环境污染菌 。适宜温度25~30℃,40℃尚能生长 。广泛分布于水体、水下污泥中 。需氧,进行严格的呼吸型代谢,或以硝酸盐为替代的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 。化能营养异养,不需要有机生长因子 。
引发病症:条件致病 , 自溶后产生毒素,主要引起赤皮病 。
当鱼体受伤时,体表失去了屏障作用,病菌侵入皮肤损伤处,在该处生长繁殖,而后进入鱼体内,产生败血症 。
主要危害草、青、鲤鱼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流行发病温度是25~30℃ 。
5、白皮假单胞菌(Pseudomonasdermoalba)
特点: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极生鞭毛 。
生存环境:是一种常见的病菌,它喜好生存在潮溼环境中,通常分布于泥土、水、空气以及植物上 , 经由伤口传染 。
引发病症:从背鳍后部至尾柄鳍基部的皮肤发白,呈白雾状,手摸鳞片粗糙、无黏液,将死的病鱼,往往头部朝下、尾鳍向上呈倒立状 。
主要危害鲢、鳙鱼种,草鱼、青鱼也会感染 。此病主要发生在鳜鱼夏花鱼种至大规格鱼种阶段 。病程短,发病时来势凶猛,流行地区广,从发病到死亡仅2~3天,死亡率高,鱼种死亡率可达50%以上 。每年5~8月为流行期 。
6、水型点状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nctata f.ascitae)
特点: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 。短杆状,近圆形、单个排列 , 有动力,无芽胞 。
生存环境:该菌是水中常在菌,是条件致病菌 。当水质污浊、鱼体受伤时经皮肤感染 。
引发病症:竖鳞病 。
病鱼体表粗糙,鳞片竖立,外观呈松球状,严重时眼球突出、呼吸急促、背部翻转过来,以至死亡 。鳞囊水肿,其内部积存着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如果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喷射出来 。病鱼沉于水底或身体失去平衡,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
主要是危害鲤鱼、鲫鱼、金鱼 , 草鱼、鲢鱼有时也患此?。?从较大的鱼种至亲鱼均可受害 。主要流行于静水养鱼池中,流水养鱼池中较少发生 。在秋末至春季,水温17~22℃流行 。
7、柱状纤维粘细菌(Cyfophaga columnaris)(柱状屈挠杆菌)
特点:革兰氏阴性,兼性好气生长,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很慢 。
生存环境:最适生长温度28~35℃ 。pH6.5~7.5生长良好,pH8生长较差,pH6以下和8.5以上不生长 。0.7%以上的食盐可以抑制其生长 。
引发病症:条件致病 , 具传染性 , 引起烂鳃病、白头白嘴病 。
取鳃部粘液镜检,可见到分散的、成堆的或柱子形的粘细菌,似火柴棒 , 菌体柔软,活泼 。
青、草、鲢、鳙等都可发病 , 流行发病温度是28~35℃ 。主要寄生在鱼的鳃、体表、鳍条和头部 。寄生处一般有溃疡和缺损 。可引起浮头,主要发生在放养过密和水质不好的水中 。
8、爱德华氏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鲇鱼爱德华氏菌又称鮰鱼爱德华氏菌(E.ictaluri)
特点:爱德华氏菌为小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靠周生鞭毛运动 , 但鲇鱼爱德华氏菌在25℃时有动力 , 在37℃时无动力 。除鲇鱼爱德华氏菌外 , 其他种最适生长温度为37℃ 。
生存环境:可存活于动物肠道、粪便及淡水中 。无症状的带菌鱼通过粪便散播细菌 , 细菌在养殖池塘中持续存在并能不断引起该病发生与流行 , 该菌能在沉积物中存活很长时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