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高分的《达摩祖师》,回顾樊少皇禅宗经典( 二 )


神光的诚心打动了达摩,遂收他为徒,达摩为神光改法名为"慧可",将佛法尽数传授 。最终,慧可成为了禅宗二祖 。
神光用实践告诉我们,智慧是可以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来获取的 。
神光的虔诚求佛也感人至深,如此执着的一颗心,竟也得到解脱和顿悟了,他终于得道了,终于安心了,成为了了不起的智慧人物 。
可见,一颗执着向上,执着求上,执着追求智慧之光的灵魂最终是可以得到教诲并如愿以偿的 。
神光曾向达摩祖师说:"我虽致力求道,但总有不安之时 。" 达摩祖师回:"你向我求法,为何不先省悟自己呢?"
神光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最能了悟大道的人,往往都是犯过错的人 。犯了错不要紧,要紧的是,犯错之后是否会反思、反省 。
影片后半段,达摩祖师知道自己即将圆寂西去,遂召集弟子询问让他们把自己所学的说出来听听 。
第一个弟子说:文字在阐明佛法真谛,不可执着文字,但也不可舍离文字,始能得道之受用 。
达摩说:你只得到我的皮而已 。
第二个弟子说:据我了解,好像庆喜见了阿舍佛国,一见之后便了悟真相,豁然开朗,便不需再见 。
达摩说:你只得到我的肉而已 。
第三个弟子说:地火水风皆是空,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受也非实有,而我所见,却无一法存在 。
达摩说:你只得到我的骨而已 。
只有慧可,一言不发,到达摩身前虔诚三次磕头,达摩却说:就是这样,你总算得到我的髓 。
这就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达摩祖师》无论是在故事的结构设计,还是在打斗场景的呈现,亦或是在佛法理论的阐述,都做得十分出色 。
本身就对佛教文化极具兴趣的袁振洋,拍完这部电影,也看破了红尘,选择了落发为僧 。
影片过硬的质量,不仅让评分稳居高位,还让越来越多的影迷,发现了这颗"沧海遗珠" 。
【豆瓣8.2高分的《达摩祖师》,回顾樊少皇禅宗经典】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