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在什么地方繁殖( 二 )


进入农业时代后,青铜器出现了,此时人们的鱼钩变成了以青铜为主的材质,而此时鱼竿也出现并成为了常用的钓具 。我国的钓鱼史也由来已久,至少从商朝开始就是民间的主要日常活动之一了 。
姜太公钓鱼
从人类钓鱼开始,首先使用的就是活饵,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蚯蚓,蚯蚓容易获取,数量较多 , 而且在水中蚯蚓动起来特别的像水中的蠕虫 , 最关键的是蚯蚓本身富含蛋白质,在水中蛋白质会被鱼灵敏的嗅觉捕捉到,所以 , 蚯蚓成为了万能鱼饵 。
泥鳅钓鱼与蚯蚓钓鱼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 它主要是通过泥鳅在鱼钩上不断地挣扎,造成水的波动,从而吸引附近的掠食性鱼类 。不过,泥鳅钓鱼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泥鳅钓鱼通常是用于“路亚”而非垂钓 。
既然本质上,泥鳅和蚯蚓都是活饵,为何泥鳅钓鱼会被禁止呢?我们从下面四个角度来说一下 。
泥鳅钓鱼被禁的真正原因?在钓鱼界,用泥鳅钓鱼是为人不齿的,人们称这种钓鱼人为“泥鳅党”,而这种钓法为人不齿的原因有四个:
第一:掠食性鱼类被大量的捕获
传统的钓鱼是放上饵料 , 在岸边静静地等待 , 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中什么鱼?这其实也是钓鱼的乐趣之一 , 但是用泥鳅钓鱼就不同了,因为在水中以泥鳅为食的通常都是掠食性的鱼类 , 比如黑鱼、翘嘴等等 。
而在自然水体内,掠食性的鱼类就相当于陆地上的老虎、狮子,它们对其他鱼类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 , 简单的说就是掠食性鱼类会控制其他鱼类的数量,从而使得鱼类种群之间达到平衡 。
但是,泥鳅钓法是无法吸引其他鱼类的 , 这就导致了目标鱼就是掠食性鱼类,掠食性鱼类被大量的垂钓,那么水中鱼类原本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这是泥鳅钓鱼被禁止的主要原因之一 。
第二:破坏生态环境
泥鳅钓鱼除了会大量地捕获掠食性鱼类导致鱼类的种群失去平衡外,还会影响其他的水生生物平衡,因为泥鳅钓鱼与传统的钓鱼差不多,为了吸引鱼类前来,也是需要打窝的,而打窝用的就是大量的蚯蚓,笔者曾经在一个大水库边散步时,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桶泥鳅,往钓点里扔 。
要知道泥鳅可是一种生存能力极强的鱼类,它们进入水中后大多数都能成功地生存下来,这就相当于在一个原本就平衡的水生态中放生了一种数量众多的鱼类 , 这会打破鱼与鱼原本的平衡 。
除此之外 , 泥鳅的繁殖能力很强 , 一条8厘米长的泥鳅就能产下2000枚卵 , 而且它们的卵在水面上和水底均能孵化,最关键的是泥鳅的食性很杂,它们不但会大量进食水底的藻类植物,还会吃掉许多的浮游生物 。因此 , 打窝时大量的放生 , 势必会造成水中藻类和浮游生物大大减少,从而影响其他以这些食物为食的水生动物 。
第三:污染环境
泥鳅钓鱼对环境是有很强的污染性的,一方面是因为大量的泥鳅进入水中后(打窝)会造成水底藻类大幅度的减少,从而使得水变得污浊,水溶氧也变低,一方面是因为钓鱼的泥鳅通常为了保持它们的活跃性,会用许多的药物去浸泡 。
这样的泥鳅死亡率极低,而且非常的活跃,这些泥鳅无论是打窝还是垂钓,身上、体内的药物会扩散到水中从而对水体造成污染 。
第四:失去了钓鱼的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在古代 , 人们钓鱼多半是为了吃肉,毕竟以前吃肉比较难,但是如今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钓鱼已经越来越倾向于是一种休闲的活动的了,而且许多钓友现在都会选择对伤害比较小的鱼钩,在钓获之后放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