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子结婚40年 结婚40年夫妻( 二 )


李惠仪热爱雕塑,喜好艺术,在她的影响下,潘鹤渐渐开始了解并接触到了雕塑这种艺术形式,有时也会为表妹进行雕塑,将表妹的神态动作雕成泥塑 。
时间慢慢的过去,潘鹤与表妹的感情也渐渐的浓厚,专属于少年少女的那份情愫也在暗中逐渐升起 。潘鹤与表妹的爱情伴随着青春与艺术交缠而热烈大胆,两个人也在交付真心的过程中越来越敢爱敢恨 。
可正当两个人越来越深爱彼此的时候,他们的恋情很快就被家人知道了 。当时的社会已经有了近亲不婚的概念,何况是潘鹤所属的这种大家族更不会允许有这种关系的出现,他们的父母长辈无一不希望将两人分开,怎奈何潘鹤执意相求,最终还是定好了亲 。
可定亲之后,潘鹤和表妹还没从喜悦中缓过神来,潘鹤的姨妈就以潘鹤身为富家子弟不学无术无法将女儿相托付为由将李惠仪强行带到了国外 。
潘鹤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感到十分痛苦 。
爱而不得的辛酸与煎熬使他在年轻时发下毒誓—自己非表妹不娶,“不再另娶他人” 。
潘鹤后来还曾多次写信给李惠仪,倾诉衷肠,但这些信都被姨妈私藏起来,并没有交到李惠仪手中——正如那句诗写的,潘鹤与李惠仪二人“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
潘鹤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再也没有得到过表妹的消息,但他在心里始终不能够忘怀掉这段年少时无疾而终的爱情 。
再度倾心,共结连理枝缘分大概是世界上最妙不可言的东西 。在潘鹤饱受心灵煎熬之际,他邂逅了后来的妻子张幼兰 。张幼兰的出现打破了潘鹤“永不再娶”的誓言
1952年潘鹤从广东省邮电总局调回华南文联时,遇上了同样被调到华南文联的张幼兰 。
张幼兰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年少时曾患病,因躲避日军追击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导致终身双耳失聪 。
张幼兰极有艺术天赋,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子 。身为大家闺秀的她曾拜岭南画派开山人物高剑父为师,她画艺精进,经常受到老一辈画家的赞赏 。
张幼兰在文学方面的功底也十分深厚,14岁曾在香港《星月日报》上发表文章,笔锋之成熟,观点之锐利,曾令其负责人都叹为观止 。她写的文章一度被认为是出自某位香港进步作家之手 。
因为听力的丧失,张幼兰的工作多有不便,上级便令潘鹤承担起照顾张幼兰的任务,两人因此有了更多机会接触 。两人拥有同样的艺术才华,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探讨艺术,相互切磋、相互学习 。
即使身体上有所残缺,但这外在的苦难并未击垮张幼兰生活的斗志,她依旧选择乐观认真地对待生活 。她这种秀外慧中、积极乐观的品质深深地吸引了潘鹤,潘鹤尘封了十几年的心再一次有了想要去爱的冲动 。
于是1954年,两人在欧阳山、黄新波、陈残云、华嘉、黄笃维、梁威林等各百位名家的见证下共结连理,携手并肩步入婚姻的殿堂
潘鹤与张幼兰家庭幸福美满,婚后孕有三个儿子 。
其中长子潘放更是在耳濡目染之下继承了两人的艺术才华,在艺术这条路上自学成才,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 。潘放曾为南越王博物馆塑大型像,荣获国家级、国际级五大建筑金奖 。潘鹤还与儿子潘奋创作出许多作品,包括《故土的召唤》、《母亲河》、等 。
正如潘鹤之子潘奋所说的:“父亲深爱母亲”,这几十年以来,潘鹤与张幼兰夫妻俩一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婚姻和睦、家庭幸福,一度被认为是幸福婚姻、模范夫妻的典范 。两人多年来相濡以沫的感情,更是曾羡煞过许多人、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