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的吃法与做法 3款竹荪美食分享( 二 )


3、富贵雪衣竹荪
主料:长裙竹荪;辅料:西兰花、胡萝卜片、火腿片、玉兰片、红橄片、青椒片、鸡蛋泡湖、生粉、姜、蒜片调料:盐、味精、色拉油 。制作:将竹荪发好,裹上鸡蛋泡湖入三层热油锅中炸定性起锅备用;锅中放少量油,加姜、蒜片炒香加鲜汤,捞去渣子备用;将竹荪、火腿片、玉兰片、盐、味精下入锅中,入味后下青、红椒片;芶芡起锅即可 。
成菜特色:竹荪色白如王,味咸鲜质脆嫩 。
四、竹荪对生长环境的需求
 1、营养
竹荪为竹林腐生真菌,以分解死亡的竹根、竹竿和竹叶等为营养源 。野生时多生长于楠竹、平竹、苦竹、慈竹等竹林里,其土质有黑色壤土、紫色土、黄泥土等 。竹荪营腐生生活,其菌丝能穿透许多微生物的拮抗线,能利用许多微生物不能利用的纤维素、木质素 。因此,人工栽培时,可用竹木屑及多种农作物秸秆及少量无机盐等,即可满足其营养需求 。
2、温度
竹荪是典型的中温型菌类 。菌丝的生长温度为4~28℃,最适温度为20~23℃;低于16℃或高于36℃,生长缓慢 。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7~29℃,以20~24℃为宜,最适温度为22℃;高于28℃,生长缓慢,生长势弱;35℃以上,停止生长;低于15℃,发育减慢,菌球萎缩或出现畸形 。这里所指的温度,是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所处的环境温度,即培养基所处的地下5~20厘米深和子实体分化的地下1~30厘米深的温度 。因为同一时间地表和地下的温度有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地表的温度高于地下温度,离地表越深,温度越低 。栽培时要注意此点 。
 3、湿度
这里的湿度包括培养基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及空气相对湿度3个方面 。竹荪在生长过程中对湿度条件要求较高 。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含水量达60%~70%,低于50%,菌丝生长受阻,低于30%,则休眠或死亡 。含水量高、通气性差,都会抑制菌丝生长或使其窒息死亡 。子实体形成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85%~90%,土壤含水量达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生长缓慢或表面龟裂,易产生畸形菇 。
 4、空气
竹荪属好气性真菌 。无论是菌丝生长还是竹荪球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都需要充足的氧气 。基质或土壤中氧气充足,菌丝生长或子实体形成都较快 。没有足够的氧气,竹荪就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菌丝生长缓慢甚至会死亡,子实体易产生畸形 。
 5、光照
竹荪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有光照会延缓菌丝生长速度 。原基发生和子实体最后形成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以100~300勒克斯即可 。光照太弱,影响子实体分化;强阳光直射,则导致子实体生长受阻、萎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