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究竟有多重要 粮食的重要性有哪些( 二 )


目前,俄罗斯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1.3亿吨的水平,人均近1吨粮食,是世界第一小麦出口国,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现在的俄罗斯,食品极大丰富,尤其是粮食,肉类,水产,蛋奶,价格和供应比中国做的还要好得多 。
俄罗斯这种土地肥沃、耕地辽阔的国家,如果连粮粮食都搞的缺乏,是不正常的 。俄罗斯只是在苏联时期才缺粮,也只在苏联时期才大量进口粮食 。
是1937年的苏联集体农庄,进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场景,浪漫热烈的集体劳动,旁边是助兴的乐队,这张著名的照片曾经让当时的整个欧洲社会主义分子激动不已 。在苏联时期,集体农庄的社员,每年只需要出工超过100天,就算完成了全年的劳动定额 。至于农庄是否欠收,种什么怎么种,粮食是否来不及收割烂在地里,跟社员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
十月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农业十分落后,是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农业非常发达,种子化肥机械化,美好的集体农庄,是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农业乱改私营,又一次成为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 。
由于大量出口石油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也由于全民高福利带来的旺盛需求,苏联对于粮食的需求与日俱增,除了口粮外,苏联还需要大量的饲料粮,从70年代末开始,苏联每年消耗饲料粮约8500万至1亿吨,占粮食总消费量的近一半,在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大量进口粮食特别是饲料粮便成为必然选择 。除了玉米燕麦等饲料谷物,苏联还大量进口真正的粮食,1972年苏联进口小麦1559万吨,1975年进口了1010万吨,1979年进口1212.5万吨 。
如果没有石油价格的上涨,维持脆弱的经济基础、国内外不利的经济环境,苏联体系早就在70年代彻底崩溃了 。到1970年代中期,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 。苏联拥有世界最大的黑土带,却无法满足本国人民的粮食需求 。尽管与西方存在你死我活的意识形态斗争,但苏联已被深深地卷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 。
苏联直到解体也没有真正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反而越来越依靠进口农产品 。没人在乎粮食从哪里来,毫无粮食和食品来源安全的概念,只要能买到就行 。例如美国大鸡腿在苏联市场上横行过很长时间,那时候苏联每年从美国进口4亿美元的冻鸡肉 。
食品危机?没有的事,何不食外国肉糜?买就行,多容易啊!
苏联的经济状况直接取决于世界油价和谷物价格的波动,取决于世界对石油和粮食的总体需求态势,取决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格和供应操控 。到1985年,世界石油价格开始狂跌,之后就长期低迷 。恰好这几年苏联粮食连续减产,这导致苏联经济雪上加霜,不得不用石油换取外汇,再用巨量的外汇进口粮食 。
1982年11月7日,苏联的国庆节,莫斯科的多数大型国营食品店都没有黄油(就是纯奶油啦)和奶酪出售 。只在小型国营食品部能偶尔买到,但每人只限400克,并要排长队 。肉、蛋和香肠的供应也是如此 。由于食品缺乏,当时苏联每个家庭平均每天需要两小时去排队购买食品,很多国营企业职工会在工作时间脱岗跑出去排队,仅仅是因为听说哪个食品部刚刚到货了少量香肠和鲱鱼 。在困难时期的俄罗斯排队,我深有感触,90年代初曾经排队2小时,只买到两三公斤发芽的土豆,因为市场上实在没啥东西 。
美国和西方趁机操控对苏的粮食贸易,让苏联陷入了产油越多、粮食越少的恶性循环 。当时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是石油出口赚的钱,但转手就要用一半以上的外汇进口粮食和食品 。随后,苏联挺不住了,被迫与美国签署了《中导条约》,销毁全部中程弹道导弹,以换取西方的粮食供应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