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是一种什么植物 食用川贝有什么妙用( 二 )


你见过如大蒜般大的贝母吗?它就是阿坝州特产药材 , 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蒜贝”的瓦布贝母 。该品种由我国著名贝母专家唐心耀(原四川医学院药学系教授)于上世纪60年代初在茂县瓦钵梁子发现并命名 , 经检测 , 其药用有效成分与药典收载的川贝母其它品种十分接近 , 且有的生化指标大大高于其它品种 。随后 , 经过科研人员长期研究 , 野生驯化栽培试验获得成功 , 并在茂县等地开展栽培示范与推广 。
2009年8月 , 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专家专题审查 , 确定把瓦布贝母作为川贝母的新植物种来源收载进2010年新版《药典》 。
二、关于川贝有哪些分类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 , 后者习称“炉贝” 。2010版药典中又收录的太白贝母FritillariataipaiensisP.Y.Li和瓦布贝母作为川贝的来源 。[3]
松贝
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松潘县附近 , 所以称为松贝 。本品外形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 , 高0.3~0.8cm , 直径0.3~0.9cm 。因其如豆如珠 , 又称“珍珠贝”、“米贝” 。表面类白色 , 外有鳞瓣2枚 , 大瓣紧抱小瓣 , 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 俗称“怀中抱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或小鳞叶1~2枚;顶端闭合 , 稍尖或钝圆 , 底部平 , 微凹入 , 中心有鳞茎盘 , 偶有残存须根 , 习称“蒜泥点”或“蒜泥蒂” 。质地坚硬且脆 , 断面白色 , 富粉性 。气微 , 味苦 。
青贝
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青川县附近故称青贝 。本品类扁球形 , 高0.4~1.4cm,直径0.4~1.6cm 。外层两枚鳞瓣大 。
青贝小形态相近 , 相对抱合 , 在顶端形成裂口 。鳞瓣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 底部钝圆 。气微 , 味苦 。
炉贝
因其集散于打剑炉故名之 。本品外形呈长圆锥形 , 高0.7~2.5cm , 直径0.5~2.5cm , 在川贝中个体最大 。外表类白色或浅黄棕色 , 有的具棕色斑点 , 俗称“虎皮斑” 。外层两枚鳞瓣 , 大小相近 , 在顶端形成略尖的裂口 , 内有小鳞叶及心芽 。质地不如上两种川贝坚实 , 断面较粗糙 。气微 , 味苦 。
三、川贝的主要功效有哪些
川贝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 , 清热化痰的功效 , 用于热症咳嗽 , 如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 。川贝有镇咳作用、祛痰作用、有降压作用、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
川贝母性味苦、甘、凉 , 入肺经 。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润肺的功效 。但若是寒性咳嗽 , 服用川贝粉就如“雪上加霜” , 是很不适宜的 。咳嗽了就喝点川贝止咳糖浆 , 成为很多人的经验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能用川贝类止咳药治疗 。
川贝有清热润肺 , 化痰止咳的功效 , 而且止咳效果好且药性平和 , 故配伍在很多用于止咳的中成药中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 , 但由于组方和用量的不同 , 使用起来也是有所区别的 。以“川贝”命名的药也很多 , 较为常见的如:“川贝止咳糖浆”、“川贝枇杷糖浆”、“牛黄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液”、“治咳川贝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等 。大多用于热症咳嗽 , 如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