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传统节日礼俗 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 二 )


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 又叫端阳节 。五月五日这天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投江殉国的日子 , 因而端午节就和纪念屈原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
吃粽子
据说屈原投江后 , 楚国百姓怕蛟龙吞食屈原 , 便一边造龙舟四处打捞 , 一边把粽子投进江里 , 希望水中的蛟龙和鱼吃粽子 , 不去伤害屈原遗体 。这一风俗沿袭至今 , 每逢端午 , 人们便包粽子 , 吃粽子 。在我国南方 , 人们还选年轻力壮的青年参加赛龙舟活动 , 使得传统节日内容更加丰富和健康 。
驱五毒
农历五月 , 天气转暖 , “五毒醒 , 不安宁” 。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 。人们为驱五毒 , 在这一天里 , 大人喝雄黄酒 , 在门窗上插上艾子 , 以净化空气 , 并将雄黄酒抹在小孩的耳、鼻或者前额处以杀菌解毒 。
中秋节
赏月
中秋节即农历的八月十五 。这一天正值秋分前后 , 昼夜一样长 , 加之秋高气爽 , 故中秋节的月亮最圆最亮 , 人们很自然地形成了中秋赏月的习惯 。由于中秋正值秋收的季节 , 明亮的圆月又象征团圆 , 人们便赋予它吉祥、美好的含义 , 合家团圆 , 饮酒赏月 , 吟诗作画 , 共度佳节 。


吃月饼
中秋节 , 人们赏月的同时 , 还要吃月饼 。月饼象征着合家团圆和欢乐 , 所以 , 月饼也被称作“团圆饼” 。其形取月之圆 , 其馅尽味之美 , 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九为阳数 , 两九相重 , 故曰“重阳” 。重阳节 , 秋高气爽 , 风清月洁 , 可登高望远 , 赏菊赋诗 , 喝菊花酒 , 插茱萸 。演变至今 , 重阳节成为登高 , 敬老 , 赏菊的节日 。
登高
“重九登高 , 效桓景之避灾”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名士叫桓景 , 一天有人告诉他 , 九月九日这天家中有难 , 并告知避难的方法 。重阳这天 , 桓景便携全家登高 , 插茱萸、饮菊花酒以避邪 。后来 , 重阳登高就逐步演变成一种民间节日 。
赏菊
九九时节 , 正值菊花盛开之时 , 文人墨客把酒吟诗 , 百姓结伴出游 , 赏菊饮酒 , 消烦解毒 , 深受人们喜爱 。
敬老
新中国成立后 , 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敬老这一新的含义 。这一天 , 社会组织老年人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 , 对生活困难的老人进行慰问 , 子孙们与老年人共度节日 , 并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重阳登高就逐步演变成一种民间节日 。
【我国的传统节日礼俗 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