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怎么食疗 心律失常的禁忌( 二 )


3.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指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可能系通过肾上腺素能效应而起作用 。具有延长动作电位间期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 。其药物有:溴苄铵、乙胺碘呋酮 。
4.第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钙通道阻滞剂 。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而对慢反应心肌电活动超抑制作用 。其药物有:异搏定、硫氮艹卓酮、心可定等 。
5.第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洋地黄类药物,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起作用的 。其代表药物有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等 。
除以上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有司巴丁、卡泊酸、门冬氨酸钾镁、阿马灵、安地唑啉、常咯啉、醋丁酰心安、心得宁等 。
四、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事项是什么
1、用药护理
抗心律失常药物大部分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和其他副作用 。用药时,应掌握用药剂量、时间和方法,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容易出现副作用;浓度太低、速度太慢又达不到最佳治疗效果,应严密观察,注意病人的个体差异 。许多药物如利多卡因、胺碘酮、异丙肾上腺素、奎尼丁等应在监护或密切观察心电图的情况下使用 。
2、心电监护
适用于做心电监护的严重心律失常:心室扑动与颤动、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包括二度Ⅱ型和三度)、窦性停搏或窦性静止 。由于病人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使其心、脑、肾血液供应骤然减少或停止,临床上常出现休克、晕厥、抽搐甚至猝死,如果及时发现、处理得当,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故应加强监护,将病人置于CCU病房或进行床旁心电监护 。
3、心理护理
大部分心律失常病人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疾病,病情反复发作,因疾病的长期折磨,病人和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易产生消极、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 。不良的情绪和心理既可以促进心律失常的发生,又影响疾病的康复,护士应具备有爱心和同情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业务水平取得病人的信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广博的知识及时给病人以心理疏导,帮助病人克服不良情绪和心理,帮助家属调整心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