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患者术后饮食禁忌有哪些 引发肠息肉的病因有哪些( 二 )


大便形状异常
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着有血痕 。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份肠息肉的病人出现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等异常,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 。在有症状的结肠腺瘤中,大便带血或粘液血便最多见,一般是见于比较大的直肠息肉,有时忽然大量出血,也有病人因息肉而长时期慢性失血,出现贫血 。
直肠的较大腺瘤还可以引起大便次数增多或肛门下坠感,甚至脱垂出肛门 。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结肠腺瘤有可能引起肠套叠、腹绞痛 。小肠息肉的症状常不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肠道出血 。
四、肠息肉的治疗
大多数的息肉是良性病变,不会危及生命,但也有一部分的息肉会发生癌变倾向,所以需要及时的治疗,息肉的治疗一定要遵循息肉治疗原则,不要盲目切除息肉,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通过内镜或者手术的方法予以切除息肉 。
一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是切除肠息肉,尤其是结肠息肉的最常用方法 。最适用于有蒂息肉 。内镜息肉切除的方法很多,应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有蒂或无蒂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
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提高,结肠镜内镜切除的手段越来越多,适应征越来越扩大 。
一般来说,对于较大的有蒂和亚蒂息肉,直径2cm的可直接用接高频电的圈套器套入息肉根部,一次性进行切除 。大于2cm的宽基底息肉可分次摘除或用尼龙圈套扎 。
扁平无蒂息肉可以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方法切除,在基底部粘膜下层分点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待病变隆起后,即圈套切除,既可预防出血和穿孔,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
对于小于0.5cm的息肉,直接用活检钳钳取切除,有时候也用氩气激光电凝的办法治疗,安全快速 。内镜切下的息肉一般要收回,并送病理检查 。
二手术治疗
息肉及息肉病的手术治疗一般包括:局部切除、肠段切除、结肠次全切除、全结肠切除、全结肠及直肠切除 。视息肉的多少、基底的宽窄及所在的部位而定 。
【肠息肉患者术后饮食禁忌有哪些 引发肠息肉的病因有哪些】1、对单个有蒂息肉可作内镜下圈套、电灼凝或结扎摘除;对体积较大者,可选择肠壁、肠段切除 。
2、无蒂或广蒂息肉,位于腹膜反折以下的可经肛局部切除一般要求息肉距肛缘的距离小于5厘米或经骶后路局部切除息肉距肛缘的距离6~9厘米;息肉位于腹膜反折以上的可行肠壁切除或肠段切除 。
3、息肉病:可根据情况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造瘘;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结肠全切、回肠贮袋直肠吻合术 。
对于手术切除的息肉,应常规送快速病理检查,根据快速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处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