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清热解毒食疗方 清热解毒药膳( 二 )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
用量:一般为3--9克 。
4、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
5、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
用量:一般6--9克 。
6、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 。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
三、3大养生汤清热解毒
1、沙参玉竹汤
材料:沙参、玉竹各20克,葱白25克,猪心、猪肺各100克 。
做法:沙参、玉竹用纱布包好,与猪心、猪肺、葱白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炖至猪心、猪肺熟烂,加盐调味 。
功效:此方有养阴清肺,益气润燥作用,用于口干舌燥、干咳声哑、心烦口渴等症 。
2、南杏润肺汤
材料:南杏12克、北杏9克、蜜枣4枚、猪肺200克 。
 做法:南杏、北杏去皮,猪肺洗净切成小块,用少许食油在铁锅中炒透,加适量开水,与蜜枣同放在沙锅内、煲1-2小时,即可食用 。
功效:可补益肺气、润肺、化痰止咳 。适合于天气干燥时或肺气弱、易咳嗽的小儿平时饮用,也可用于肺炎恢复期调补身体 。
3、罗汉果百合鸡汤
材料:鸡300克、罗汉果半个、干百合30克、红枣6个、葱、姜、盐 。
 做法:将鸡剁成段后,飞水焯烫去血沫,捞出备用;罗汉果、百合、红枣分别洗净备用;将鸡块、罗汉果、百合、红枣、葱、姜丝放入汤煲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煲煮2小时,喝时根据口味加盐调味即可 。
功效:百合可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补中益气,而罗汉果既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益肝健脾,降血的作用,又有防治呼吸道感染和抗癌的功效 。成熟的罗汉果与百合一起熬制鸡汤,不仅口感香甜,而且对于秋后女性补充身体机能十分有用 。
四、清热解毒养生酒
 一、青篙酒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料]鲜青蒿适量,糯米5千克,取适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