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的功效与作用 买蛤蚧要注意什么( 二 )


3、蛤蚧一对连尾,涂以蜜、酒,放火上烤脆,研细末,加东北红参等量,共研匀,蜂蜜炼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克,一日两次,治咳嗽面浮,老人肺虚咳喘 。
4、蛤蚧治肺嗽,面浮,四肢浮: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参一株(紫团参) 。上二味,捣罗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 。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藩粥一盏,投药一讲,趁热,细细呷之 。
5、蛤蚧焙干10克,党参、山药、麦冬、百合各30克,共研末蜜丸,每服3克,一日两次,温开水送服,治久咳肺痨 。
6、肾虚腰痛:蛤蚧1对,切成小块,浸入白酒500毫升中,封闭2个月,饮酒,每次30毫升,每日2次 。常服也有延缓衰老、祛病延年之功 。
7、人参蛤蚧酒:蛤蚧一对连尾,放火上烤熟,人参(或红参)10-20克,同浸于2000克米酒中,七日后开始饮用,每日酌量饮20-50毫升 。有补肾壮阳,益气安神作用 。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失眠健忘,阳痿早泄,肺虚咳喘,夜多小便等症 。
8、小便频数:蛤蚧1对,人参30克,鹿茸6克,肉发蓉30克,桑螵蛸20克,巴戟天20克,白酒1000毫升 。浸酒30日后服,每次30毫升,每日2次 。
三、蛤蚧的选购
 一、蛤蚧的价格
目前价格平稳,大号为15~17元/对,中号为11~13元/对,小号为8~9元/对 。
二、蛤蚧的选购技巧
蛤蚧,别名对蛤蚧、蛤蚧干、仙蟾、蛤蛇 。属蜥蜴类爬虫动物,生长在亚热带的石山中 。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山珍品,能补肺益肾,纳气定喘 。
真品蛤蚧,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厘米,头颈部约占1/3,腹背部宽6-11厘米,尾长6-12厘米 。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 。两颌缘密生细齿,无大牙 。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中间被额鳞隔开,上唇鳞12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 。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 。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 。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 。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 。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 。气腥,味微咸 。
伪晶蛤蚧系邻科的多种动物冒充,如壁虎、疣螈、喜山鬣蜥、山溪鲵、无蹼壁虎、蜡皮蜥等,均可做蛤蚧的混淆品 。
 壁虎
为守宫科动物壁虎去除内脏的干燥全体 。亦呈扁片状,褐灰色,体躯较蛤蚧为小,头颈部及躯干长5-8厘米,尾长5-6.5厘米 。头童长椭圆形,吻端钝圆;背鳞切鼻孔,两眼亦凹陷成穹窿,两颌密生细齿 。背部有褐灰相杂的斑纹,散有较大的黑褐色与灰白色疣鳞 。腹鳞较大,圆形,覆瓦状排列 。四足具五趾,趾具瓣状吸盘 。尾细长,长于体,具明显灰黄色环带 。质柔韧,气腥,味微咸 。
 蜡皮蜥
为鬣蜥科动物蜡皮蜥去除内脏的干燥体 。扁片状,头颈及躯干长约10-15厘米,尾长约为体长的2倍,尾粗且扁宽成柱状 。头部近三角形,短小,上下颌各有2个异型大牙,头顶部的鳞较大,有棱 。背鳞细小,镶嵌排列,体背密布橙红色圆形斑点,体侧有橙红色横斑纹,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 。爪发达,第三趾基部内侧有3-5个三角形大鳞 。
四、蛤蚧的食用
1、蚧蛤补骨脂粉
材料:蛤蚧1对、补骨脂25克 。
做法:蛤蚧酒炒后烘干,与补骨脂共研为细末 。每次服1.5克,温酒送服 。
功效:补肾助阳 。
用途:适用于肾阳虚衰阳痿,症见阳痿,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面色(huang)白,精神萎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