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愿当歌对酒时 凉风日潇洒( 二 )



诗人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 。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 。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 。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 。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 。后二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 。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 。

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 。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 。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 。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 。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

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 。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难定 。根据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当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 。有人认为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 。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四十二岁时入京,任翰林学士,但只一年多就离开长安,长期过着漂泊生活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称 。他与杜甫并为唐代最著名的诗人,合称“李杜” 。
【唯愿当歌对酒时 凉风日潇洒】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