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稿 写好人物特稿的新技巧( 三 )


3
拉近用户与人物距离
人物特稿需要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人物形象,在传统叙事中,细节描写是让人物形象饱满、个性化的重要手法 。
纽约时报这篇特稿在对霍金的个人形象进行展现时,也使用了大量的语言和行为上的细节描写 。比如,当霍金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仍要坐热气球,进入零重力飞行器体验后,被问及为何要如此冒险时,他说“我想要去证明当人的精神与思考并不会被其身体上的残疾所限制 。”当谈及他未能获得诺贝尔奖是一种遗憾时,霍金却只是客观地回应道,“诺贝尔奖是颁给那些理论成果能够被客观观察到的学者的,而我的研究很难被客观地观察到 。”通过对细节的使用,人物的人生态度、性格等较为主观的内容得以呈现,读者对霍金的印象不再是流于“标签化”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而是一个在学术领域严谨进取,乐于参与到流行文化中,面对困难与挫折,始终保持乐观的饱满的人 。
在交互式叙事中,融媒体元素和交互设计让细节的呈现方式更为多样 。例如,本篇特稿提供了4段十分珍贵的霍金的原声音频资料,包含了霍金对于自己的家庭和学术的态度 。比如在讲到时间旅行的话题时,他说“如果我能够进行时间旅行的话,我会回到第一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天 。我的三个孩子带给了我无比的荣耀 。”相比文字对人物的语言的描述(含直接引述和转述),音频所带来的真实感与接近感更为强烈 。用户在播放音频时,如同在聆听人物说话,与人物进行观点上的交流,能够切实地体会到人物说话时的情绪,这样能够让用户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魅力;而且,在人物已经离世的当下,这种音频资料也极易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 。
(图5:霍金的原声音频板块的截图)
4
多侧面展现人物形象
本篇特稿的文字文本中提及霍金参与到了许多影视、娱乐节目的制作中,但由于其并非人物的核心价值所在,所以并没有进行详细展开 。
在传统特稿写作中,这样的事件或内容很容易因为作者详略处理的缘故被读者忽略,但在交互式叙事中,此类内容得以展开 。作者用了一个两分多钟的视频,将各类节目中含有他的片段进行剪辑拼接,达到总结和回顾的目的 。
同样的,文字文本中有关霍金的爱情和婚姻,也只是在谈及他的早年求学生活(与妻子的相识)和他因病残疾后的生活状态时略有提及 。但作者通过插入以霍金前妻的自传为蓝本改编的电影的导演的采访视频,借导演之口,来说明“‘万有引力’是霍金生活的核心原则”这一观点 。这一处交互在内容上,通过“万有引力”的概念将霍金的爱情观,人生观与他的学术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人物的不同侧面有了关联;在位置上,刚好对应到霍金谈及个人生活,提及“女人,她们完全就是一个秘密 。”这一观点的文字内容,再次实践了交互元素在叙事过程中,对文字文本补充和拓展的作用 。而经过对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内容的拓展和呈现,人物变得有血有肉,更加有“人情味儿”了,读者与人物的距离也被拉近了 。
【人物特稿 写好人物特稿的新技巧】(图6:影片导演的采访视频在页面中的直观呈现)
在交互式叙事中,文本容量被极大拓展 。在交互元素的辅助下,呈现更多细节、体现人物更多侧面的目标得以实现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人物更为丰富亲近的认知,对人物的性格、价值观和魅力等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
人物特稿需要通过故事、场景、对话、细节等,帮助读者认识人物最本质的特性 。而认识人物的本质不仅需要读者对人物拥有基本认知,还需要读者对人物的性格、观念和人生态度等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在传统特稿写作中,受限于文字文本的容量,不得不省略很多事实和细节和,作者叙事的灵活性也受到束缚 。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融媒体交互式叙事,则大大改善了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拓展文本容量、提供多种信息呈现形态,满足读者多样化和体验式阅读需求,而且打破了叙事的时空限制,从传统封闭式叙事系统走向开放式叙事,读者(用户)可以自主延伸、探索,在互动浏览中加深对人物的认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