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是什么意思 成吉思汗中成吉思的意思是( 二 )


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骑兵,金人闻风丧胆,金国皇室仓皇迁都南下,黄河以北的所有土地全部被铁木真占领 。
此后,铁木真并未继续追击金国余孽,反倒将战略目光投向了位于西方的西辽 。此时的契丹人已日薄西山,自然无法抵挡如日中天的蒙古帝国,铁木真的铁骑迅速灭亡了西辽 。
虽然铁木真三战三捷,但铁木真并未膨胀自满 。盘踞在中亚的花剌子模正处于强盛时期,铁木真希望能与其交好,向花剌子模派遣商队并希望通过贸易的方式促成邦交,谁知自大的花剌子模帝国屠杀了商队,并对蒙古帝国宣战 。
铁木真怒不可遏,派遣二十万铁骑进攻花剌子模,四十万花剌子模大军在蒙古铁骑的面前脆如薄纸,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没过多久便被盛怒的铁木真摧毁了 。
蒙古士兵在这场战役中的所作所为,充分展现出草原民族骨子里的暴力和残忍 。铁木真所经之处,白骨皑皑,城池沦为废墟 。这场战役结束后,蒙古人在花剌子模的故址上建立了根据地,借此开展对中亚乃至东欧的征服活动 。
就在蒙古主力在花剌子模旗开得胜的同时,另一只蒙古远征军沿着地中海入侵东欧平原,将正值内乱的罗斯公国一举拿下 。然而,征服中亚只是铁木真军旅生涯的调剂品,他内心中时刻不忘讨伐世仇金国 。
在铁木真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将全部精力放在东亚 。想要覆灭金国,必先断其臂膀——西夏 。虽然西夏早年已臣服于蒙古,但李氏王朝摇摆不定的态度让铁木真寝食难安,在此后的两年中,铁木真对西夏王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进攻,最终,西夏军民不得不接受亡国的命运 。
人的寿命终有尽头,铁木真在解决了西夏后,因伤寒死在行军途中 。一代天骄的生命戛然而止,他的遗志被其子孙继承 。由蒙古帝国衍生出的“子帝国”、“孙帝国”在世界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
虽然,铁木真的霸业已成过眼云烟,但他留给后人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十三世纪初,铁木真的崛起是侥幸,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呢?
我们无法轻易给出定论,蒙古各部在百年内战中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如果没有一个军事天才打破这一平衡,或许蒙古高原上的民族根本无法完成统一,若铁木真出现的时间再晚几年,届时蒙古诸部面临的国际形势又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铁木真能否完成霸业也就成了未知数 。
那么,蒙古帝国在开疆扩土的对外战争中胜多败少,究竟是因为铁木真的韬略还是因为蒙古人骁勇善战的天性呢?
笔者更倾向于后者,铁木真虽对蒙古的崛起功不可没,但是,在其死后其子孙仍在欧亚大陆所向无敌,这就是蒙古人是天生战士的最佳佐证 。当然,这同样说明铁木真在生前所建立的军政制度在其过世后仍有巨大的威力 。
铁木真在战场上的策略,充分诠释了何为“避其锋芒” 。铁木真从不与敌人正面交手,虽然,在无数次的战争中蒙古军队有绝对的人数优势,但是,铁木真仍采用“大迂回”战术,对敌阵的薄弱环节进行合击和突袭 。
当然,这套战术在攻城战时是行不通的,不过,铁木真还有一套适用于攻城的炮石战术,这种战术在攻城略地时屡试不爽 。在铁木真领导下的蒙古军队,从不携带过多的粮草补给,在长途行军的过程中轻装上阵,以战养战 。当然,铁木真的补给全部来源于被征服的国家 。
因为,铁木真坚信,只要能打胜仗,所有补给完全可以通过掠夺获取 。
自古以来,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匈奴、契丹、突厥等在蒙古之前出现的游牧民族都曾惨败于农耕民族 。可十三世纪初的蒙古,似乎超越了草原上的前辈 。铁木真一生罕逢败绩,就连他的子孙在与农耕民族作战时也是胜多败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