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子宫,但主要通过呼吸道 。以下请专家详细解释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消化道对结核菌有很大的抵抗力 , 结核菌进入胃内容易被大量胃酸杀死,除非吃大量结核菌,否则不易感染 , 但呼吸道不同,1~2个结核菌吸入肺泡消化道结核多数由于饮用未经煮沸的牛奶引起 。
中国内蒙古发现农牧民肺结核患者中10.6%为牛型结核 , 有喝生牛奶的习惯 。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很多动物牛、羊、鹿、猴等多种动物可以患结核病 。
人类与这些动物经常接触,可以感染患结核病的动物,也可以把自己的结核病传染给饲养的动物 。北京动物园观赏的动物犀牛被诊断为肺结核,痰菌被认定为人类结核杆菌 , 表明观众感染了 。
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和传染,传统观点重视尘埃带菌传染,现称菌尘气溶胶传染,即肺结核排菌患者随地吐痰,干燥后细菌随尘飞扬,被他人吸引引引而传染 。
因此 , 过去在结核病预防措施中,特别强调肺结核患者痰的消毒,主张肺结核患者痰在医院和家庭中吐在痰瓶内煮沸后倒下 , 在农村深埋痰等,在大众中广泛持续宣传 , 禁止随地吐痰 。此外,也强调病人要和健康人隔离 , 能分房的分房,不能分的可分床或分头睡,注意病人的食具消毒,防止消化道传染 。
以上的传染方式固然应该注意,但对排菌病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排至空气中的微滴核的传染性也应该引起重视 。
因为现代研究关于呼吸道传播的机理认为 , 排菌病人平时大声谈笑、唱歌、咳嗽、打喷嚏把带传染性的唾沫飞沫(微滴核);散播于空气中,它的颗粒在4微米以下可以直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引起感染 。微滴核吸入5~10微米以上的支气管不能进入肺泡,最终通过支气管壁纤毛运动和患者咳嗽排出体外,不引起感染 。结核菌的传播主要在夜间,与排菌患者同居在房间内的儿童和青年最容易感染 。
肺结核患者呼吸时传播的潜在感染性微滴核数与呼出气体的速度有关 。正常呼吸时,病人向周围呼出的微滴核数目较少,但一次咳嗽可使具有传染性的微滴核增加到3000个 , 这相当于大声说话5分钟内撂放出的微满核颗粒数,而一次喷嚏排放出的微滴核数目可高达100万个 。咳嗽次数与传染性大小密切相关 , 观察过患者夜间咳嗽状况和同室唾液中儿童结核菌素阳转率,咳嗽次数多的儿童结核菌素阳转率高 。
除咳嗽次数外,有痰咳嗽和无痰咳嗽的感染情况也不同 , 排菌患者有痰咳嗽者,家庭密切接触的儿童结核菌素阳转率明显高于干咳无痰者密切接触的儿童 。
肺结核患者接受化学药物治疗后咳嗽症状好转,调查发现1个月以上患者咳嗽症状消失,治疗3个月全部消失,同时化疗后痰中结核菌数量减少,合理治疗后患者减少感染性,即感染机会减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