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抑郁症盯上现代人 基础知识盘点


躁狂抑郁症(manic-depresive psychosis)是以情感、活动过分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的精神疾病,故又名情感性精神病 。其临床特征为单相或双相发作性的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反复出现,两次发病之间有明显的间歇期 。在间歇期精神状态可以完全正常,虽多次发病,精神活动并不发生衰退,一般预后较好 。发病多在青壮年,由于躁狂病人的兴奋和抑郁病人的自杀倾向对劳动力和社会秩序影响较大,所以应积极进行防治 。
典型案例
李女士,27岁,现职文员,未婚,独居 。三年前在本科即将毕业的时候因为失恋首次发病,表现为整个学期都情绪低落,抑郁,毕业论文答辩都几乎无法顺利完成,当时非常绝望甚至企图自杀,后经过治疗康复 。最近半个月情绪突然高涨,无心工作,四处逛街,购物挥霍,狂签信用卡,又穿得花枝招展,戴着彩色帽子,到处惹来奇异目光 。她的同学一次陪她上餐厅,却因小事与侍应吵起来,非常激动,令同学非常尴尬 。还常常在凌晨起床,大唱卡拉OK骚扰邻居,邻居忍受不了,最后周小姐给送往医院治理 。
躁狂和忧郁正好是相反的情绪障碍 。很早以前曾被认为是两种彼此无关的疾病——躁狂症和抑郁症 。到了十九世纪中期,法国医生法尔列特(Falret)观察到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可在同一病人身上反复交替出现,从而提出循环性精神病的概念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总结了本病的特点,第一个明确提出躁狂和抑郁是同一种精神病的两个不同位相,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位,命名为躁狂抑郁症 。
1、躁狂状态
这种状态的突出表现,首先是情绪高涨 。这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喜悦和兴奋 。病人往往眉飞色舞,谈笑风生,洋溢着欢乐之情 。由于患者的愉快情绪和他的整个行为相协调,因而具有感染力 。但是,由于自制力减弱,对接触到的事物往往做出过分的情绪反应,可以因一点小事不称心而勃然大怒,暴跳如雷 。但随后很快又为原先愉快、高涨的情绪所代替:
其次是思想奔逸 。病人的联想过程明显加快,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见解多肤浅片面,内容重复,自以为是 。较轻的病人注意力还可以集中,言语前后连贯,意义完整:病情稍重时则注意力随境转移,指导思想进程的观念可随着周围的,特别是新出现的事物而时时改变 。一个话题未完,便又转到另一个话题;更严重时可出现语不成句,片断的言语之间只剩下音联、意联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偶然联系,而缺乏意思上的逻辑联系 。
再次是行为活动明显增多 。病人天不亮就起床,开始他那极为忙碌的一天 。或者不加考虑地去做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结果总是见异思迁,有头无尾 。多数病人病后变得特别慷慨,甚至挥霍浪费,买一些贵重而并非必需的物品,作为摆饰或随意送人 。严重患者往往日夜不停,又叫又唱又跳,甚至无法坐定进食,行为无明确目的 。
病人强烈而高涨的情绪可影响其判断力,常见的有自我评价过高,有时甚至出现片断的夸大妄想 。病人自认有着过人的体力、才干或学问,因而态度傲慢,盛气凌人 。
临床上通常把躁狂状态分成四型:轻躁狂、急性躁狂、谵妄性躁狂和慢性躁狂 。轻躁狂是躁狂症中最常见的 。轻躁狂和急性躁狂只是轻重程度不同,二者可以互相过渡 。如果躁狂状态达到了高峰,并伴有意识障碍,称为谵妄性躁狂 。慢性躁狂的病人一般年龄较大,病情可迁延多年不愈,缺少明显的间歇期,其表现与轻躁狂相似 。
躁狂发作的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症状持续至少一周,在心境高扬期,至少有下述的三项: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