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后退步法教程动图演示 文字解析

球友们在观看高手比赛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明明看见某球手的站位在中场,当对方打来了一个快速的头顶区平高球,不知怎么搞的,他一转身便到了后场,很及时地处在了一个很有利的头顶区击球位置和击球姿势,可以根据形势任意选择拉、杀、吊 。
我这里制作了一段GIF动画,演示了这样一种后退步法 。它的后退距离不算太远,不必采用各种羽毛球教学书籍以及教学录象中普遍介绍的“交叉步”和“并步”的后退步法;后退距离也不算太近,仅靠“转身步”尚不能达到所需的后退距离 。这里介绍的是“转身插入垫步”的头顶区后退步法 。它是一种在高水平比赛中经常看到的实用步法 。
实际速度的动作
以下是放慢的动作
我这里将这个步法全过程分解描述一下(这里仅谈步法,略去引拍和击球等):     
(一)站位
【头顶后退步法教程动图演示 文字解析】这里就按常规站位开始 。其实在打球过程中,如果双方在快节奏对持时,往往在回动后两脚在地上一顿,稳住重心,就算站位了 。不一定都是要用花时间等待对方击球才算站位 。
(二)预动
预动属于调整步法,在本例中,当对方击球时,自己须要快速起动(启动),但快速起动必须使自己的重心先动起来 。否则,如果重心运动滞后于脚步移动,将无法使移动很好地持续下去 。
动画中左脚往左后方移动一小步(这一步不要太大),同时将身体重心往左脚上转移 。虽然步幅很小,但为下一步的蹬出起到蓄势的作用 。(注:flax本人的预动稍有不同,往往是用双脚做一小跳,同时向左脚移动重心)
(三)垫步
在右脚做转身步而提离地面后,左脚向左后方垫一步,这一步对跑位的距离是否足够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这一步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目的是要把步点找准 。
垫步前的左脚作为转身步的第一次支点,垫步落地后左脚作为转身步的第二次支点,转身以第二次支点继续完成,左脚在第二次支点上继续发力蹬出,使向后跨出的右脚即能增大步幅,又能落地坚实有力 。
(四)转身步
是整套动作中最重要的一步,以左脚第一次支点为轴,右脚蹬离地面,边转身边向后收回右脚;当左脚垫步完成后,再以左脚第二次支点为支撑,大步向后跨出 。在转身步的全过程中,人的身体完成了一个“向右转”,变为左侧对网(注意:有些人在后退时不转髋,其实是面向对手而非侧向对手,这是必须要纠正的) 。右脚落地后,身体的重心要立即转移到右脚,准备单脚起跳 。
(五)起跳
采用单脚起跳 。起跳是个“跳转步”,人的身体完成了一个“向左转”,起跳时是侧向对手的,在凌空击球时,已转至面向对手了 。
(六)落地
身体下落时,左脚向左后方伸出,身体落地时靠左脚的支撑止住惯性带来的运动趋势,并使身体重心向前,继而右脚落地,把握好重心,准备回动 。
(七)回动
不详述 。
这种步法在初练时可能会感到重心不稳,练习时先不要急于追求步幅,可以用小步幅来尝试,待平衡感形成后,信心加强了,再逐渐加大练习的步幅 。另外,脚步要有弹性(注意观察演示者身体的起伏),这对快速性、步幅和身体的平衡性都会有帮助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