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什么意思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一书 。其意思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原文:“君子立志如穷,虽天子、三公问正,以是非对 。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无日不在是 。”
译文:君子一旦树立了志向就应坚定不移,即使天子三次询问政事,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回答 。君子穷困但不丧失志气,劳累但不苟且偷安,面临祸患但不背弃平时坐席上说的话 。岁月不寒冷就无从知道松柏的坚毅挺拔,事情不危难就无从知道君子的志向远大 。作为君子,没有一天不在坚持他所认为正确的东西即道的 。
荀子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什么意思】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