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健身有学问

人们向来重脸不重脚,认为脸担当着“门户”之任,而脚只不过是一种“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与健康意识的增强,这种“头重脚轻”的看法渐渐地过时了 。“走,晚上请你足浴去!”天气一冷下来,足浴场所就开始热闹起来 。不少人已将其列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但保健专家却提醒说:足浴有学问!足浴并非人人适宜,如果方法不当,反而会导致其他的病痛 。

足浴健身有学问

文章插图
足浴健身原理
中医认为“脚为精气之根” 。足浴疗法是采用药物煎汤,将双足浸泡、洗浴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在浸泡过程中,除了水的浮力作用、水的液体微粒运动对足部的摩擦作用之外,主要是水的温热作用、药物的外治作用和足反射区作用 。
足浴具有温水足浴、药物外治及足反射区刺激三种作用,三种作用可以互相影响 。
温热的药物易从皮肤、腧穴和呼吸道吸收,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足浴可作为内病外治的疗法,也可作为多种皮肤病疾患的洗浴 。药浴时借助于药力和热力,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除邪毒的目的 。《黄帝内经素问》也说人体经络中阴阳二气均始于足部 。同时,足部也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交汇之所,能使全身经络得以通行无阻 。古人养生经验中有“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之说 。“睡前一盆汤”即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实际上就是对脚部的穴位进行温热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足浴时,水的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药物可从皮肤上的汗腺、皮脂腺渗透吸收,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所以足浴时水温很重要,选择药物很重要,按摩手法也很重要 。
足浴常用的药物
到足浴房,往往会有多种足浴药液供您选择,如玫魂足浴、牛奶足浴、藻泥足浴等等 。其实,选择的关键还是看药物中含有哪些中药成分 。足浴疗法的中医用药多为通经活络、开窍透骨、拔毒祛邪之药物 。如细辛、白芷、艾叶、穿山甲、肉桂、丁香、胡椒、麝香等 。足浴所用药味必气味俱厚,有时甚至用些力猛有毒之品,且多生用 。如半夏、附子、草乌、南星等 。足浴的时候还多用热药,以促进气血流通 。为使药物直达病所,使药力专而收效速,还可以选用某些辅助药,如酒、姜来调和 。
足浴水温有讲究
足浴的水温多在36~43摄氏度之间,但一般不应超过45°c 。水温还应由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初次足浴者,水的温度可以低些,并逐渐增高水温 。以保健为目的的足浴,水温可低些;痹症、中风后遗症及四肢厥冷等治疗性足浴,水温应高些 。对于儿童、高血压患者、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防止损伤皮肤 。
足浴能治哪些病
足浴的适应症较广泛,适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及皮肤科许多疾病的治疗,也可用来保健益寿、美容洁肤 。它具有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活血通络的作用,故适于痹症,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四肢厥冷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经、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足浴还能明显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治疗神经官能症 。对儿科、妇科疾病也有独特的疗效 。它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于各种颈椎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因为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用脑过度,有些人常常下午头痛,没有明显、清晰的部位,却弥漫整个脑袋,以致思路就像浆糊一样堵塞了,足浴会使沉重的脑袋一下子轻松许多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