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红歌曲创作背景故事 映山红出自电影什么的主题曲

歌曲《映山红》发行于1974年10月1日,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谱曲,邓玉华原唱 。该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 。电影《闪闪的红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 。
当年,傅庚辰在写完《闪闪的红星》剧本中所有的歌曲,并完成全部乐队伴奏总谱后,回到北京准备开始录制 。就在这时,傅庚辰却在音乐组一次开会的办公室里发现了《闪闪的红星》文学剧本的第三稿 。其中有一首歌词写道“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亲人回,岭上开遍映山红” 。傅庚辰边看边念出了声,在场的剧组人员巩志伟、李伟才马上问道:“这首歌词你怎么没写?”傅庚辰回道:“我不知道啊!给我的剧本第四稿上没有这首歌词,这是第三稿 。”
傅庚辰回忆道:“他们两位都说这首歌词好,我也认为这首歌词好,它深深地吸引着我,但是当时我很难办,因为给我的第四稿中,《映山红》的位置上已经有了三首歌词,分别叫《手捧红星盼红军1》、《手捧红星盼红军2》、《热血迎来红旗飘》 。并且我都已经谱好了曲子,导演和摄制组已经通过,管弦乐队的总谱也写好了,我要是再写《映山红》,这三首歌就都得放弃,前面的劳动都白费了 。”
此时的傅庚辰是左右为难,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不知道如何取舍 。在经过两天的强烈的思想斗争后,傅庚辰终于想通了,并下定决心改写《映山红》 。他把歌词中的“亲人回”改成“红军来”,仅用两个小时就把女声独唱版的《映山红1》就写出来了!接着写混声合唱《映山红2》,再接着写乐队总谱 。全部完成后,赶紧交付录音,根本就没有征求李俊导演的意见 。
傅庚辰说:“我对李俊同志心存感激,他很信任我,没提出任何让我为难的意见 。录音时邓玉华同志情真意切的演唱打动了正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样板戏电影《红灯记》剧组的一些京剧团人员,李双江录他们来听,邓玉华录他们也来听 。据八一电影制片厂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你这两首歌大概是要唱出去了?”我说:“怎么了?”他说:“你看他们样板戏的那些人,回去在车上就唱起来了 。”
邓玉华演唱作品中,被翻唱最多的当数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映山红》,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至今仍打动人心 。邓玉华在练这首歌时,下了很大的功夫,做了很多功课 。“一是什么是‘映山红’,二是歌词中‘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到底什么意思?搞不清这些,唱起来没有感情 。后来我才知道‘映山红’就是我们北京人说的杜娟花 。那么,‘盼得红军来’和‘岭上开遍映山红’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邓玉华说,“当时我的爱人特别喜欢看画展,他告诉我美术馆有一幅画,专门画的是杜鹃花,叫映山红,我就马上骑车去看 。看的过程中就慢慢体会到,映山红开遍满山时,人的情绪就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一种兴奋 。再唱《映山红》时,就有感觉了 。”
【映山红歌曲创作背景故事 映山红出自电影什么的主题曲】 邓玉华告诉采访人员:“从1973年第一次唱《映山红》算起,到现在40年了,我唱过几千遍 。但是每次唱,还是会动真情 。”对于许多年轻人喜欢翻唱这首歌曲,邓玉华很认真地表示:“希望翻唱者也能多做功课,亲自去看看满山开满杜娟花的场景,好好感受这首歌曲的意境,细心去体会那种喜悦的心情 。”
延伸阅读:
傅庚辰:
傅庚辰,1935年出生,满族,我国著名作曲家 。12岁参军离开家乡,在东北音乐工作团当一名小演员 。1948年音工团,原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合并,成立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他被分配在音乐系第三班学习小提琴 。1950年,在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乐队工作 。1953年参加了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东北分团,赴朝鲜慰问,并荣立三等功以及志愿军西海指挥部荣誉奖状 。1954年被送到东北音乐专科学院(现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 。1964年他为故事片《雷锋》所作的音乐受到了好评,并且也是他的成名作 。在近期间还创作过影片《打击侵略者》的插曲及影片《地道战》中的插曲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