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要一段社交关系,而不是社交软件


用户需要一段社交关系,而不是社交软件

文章插图
在产品探寻用户需求过程中,亦是如此 。作者试图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寻用户使用社交产品的原因,但却失效了,这是为什么?本文对用户使用社交产品背后的深层次逻辑进行分析,一起来看看 。
我一直信奉两点——实证和开放 。
实证已经是一门非常成熟的研究方法,早已被用在了很多领域,比如实证医学、实证经济学等等 。对社交产品实证研究更偏向实证主义社会学,更注重经验调查和社会调查,但实证产品分析方法更要注重对现象、线索的发掘、然后再理解、解构,最后重构的循环过程 。
我们往往看到一个结果就非常容易下定论 。比如,当我看到一个人下载了Tinder,就认为这个人有社交需求,显然这不是一个实证完整的过程 。用户背后隐含了比这更深层的需求,我们需要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和洞察用户背后真正的需求 。
上个月曾写过一篇《你整天在提需求,却不懂得用户需求》 。本篇继续来理解用户需求,尤其是通过“实证”对理解用户需求的重要作用,再以此加入一些社交产品笔记对实证产品分析方法的理解 。
一、一杯奶昔的背后首先看一个经典案例 。
一家知名快餐连锁公司决定提高奶昔的销量 。公司市场营销人员首先按奶昔来区分市场,然后对最可能购买奶昔的客户群进行定量分析,之后公司邀请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就怎样改进产品他们才愿意购买更多提出建议 。专业调研小组成员随后根据调查结果判断清晰的意见,最后公司再对他们的产品进行改进 。然而,这些并没有对销量产生任何影响 。
调研人员花了一整天待在餐厅里,试图理解消费者购买奶昔这一行为想要满足的需求 。他记录了每份奶昔被售出时消费者同时购买了哪些产品,他们是独自一人还是结伴而行,是现场享用还是打包带走 。他惊讶地发现,超过40%的奶昔是在早晨售出的;这些早晨来的顾客往往是独自前来的;他们没有买别的东西,而且是离开餐厅回到车上享用的 。
第二天,调研人员采访了那些早晨来餐厅购买奶昔的顾客 。他用对方能理解的措辞这样问道:“打扰一下,请问您来这儿购买奶昔是希望满足什么需求呢 。”
顾客难以回答时,他试着引导他们:“想象一下,您在同样情形下需要达成这个目标时,如果没有来这儿买奶昔,您会去买些什么 。”结果表明,大多数顾客购买奶昔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他们需要开一段漫长而枯燥的车去上班 。一只手放在方向盘上但另一只手无所事事时,总需要干些什么来打发开车时的空闲(选择) 。他们当时还不饿,但是明白到上午10点钟时就会饿,因此需要在早晨吃些东西 。他们当时面临的烦恼是时间紧张,穿着工作服,同时右手几乎是空闲的 。
调研人员在询问其他哪些产品也可能满足此需求时,顾客们有时会选择硬面包圈,但硬面包圈既干涩又乏味,抹上奶油乳酪或果酱后又会把手和方向盘弄脏 。有时顾客会买只香蕉,但这也无法解决旅途困乏的烦恼 。甜甜圈则没法让人挺过早晨10点来袭的饥饿感 。有些人会带些糖果解决问题,但又会为吃甜食感到内疚 。结果,奶昔比它所有的竞争者表现得都出色 。因为消费者不关心奶昔的原材料,但是他们明白,只需用到一只手,用细吸管喝完要花20分钟,每天早上10点就不会挨饿了,这解决了旅途困乏的烦恼(用户选择标准) 。
奶昔是不是健康食品都无关紧要,因为吃得健康并不是购买奶昔的目的 。
调研人员还观察到,在一天的其他时间里,父母们在点餐时常会给孩子们买奶昔,这样做是出于什么需求呢 。因为他们一整周都在对孩子说不,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小气的父母,给孩子买奶昔既让他们感觉自己尽了父母之道,又抚慰了孩子 。然而,研究者观察到,奶昔并不能完美地实现此目的 。他们发现在用餐结束后,孩子们还在用细吸管喝奶昔时,父母们则会表现得不耐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