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根鲁班锁有哪几种 鲁班锁12根拼装步骤图


12根鲁班锁有哪几种 鲁班锁12根拼装步骤图

文章插图
鲁班锁 ——
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 。在三国时期孔明把鲁班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 。
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 。孔明锁类玩具比较多,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 。
拼装时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其内部结构 。它有利于开发大脑,灵活手指,是一种很好的益智玩具 。
锁的种类各式各样,千奇百怪 。其中以最常见的六根(第一代、第二代或A类,B类)和九根的鲁班锁(第三代或C类)最为著名 。
其中,六根的鲁班锁又按照地区、设计理念的不同,在构造上也不同 。按照榫形,目前把六根鲁班锁主要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 。
当然,六根鲁班锁的榫形是远远不局限于这两种的 。九根鲁班锁,挑选其中的若干根,可以完成“六合榫”、“七星结”、“八达扣”、“鲁班锁” 。九种榫形要同时满足不同数量实现四种咬合结构,实为不易之事 。
鲁班锁它看似简单,但设计难度相当高,卡榫仅借木条的不同凹槽放置、拼凑,挖槽的密合度稍有不足都可能影响结构稳固度,需将木块大小不一的卡榫精准放置才能组合成功 。
此外,只要抽掉一根木条,整个接合的木块也即散架了 。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动动脑筋可拆解,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
鲁班考儿子
传说木工祖师爷鲁班年纪大了,要选接班人 。首选当然是他儿子,但他还不放心 。有一天,他要考考儿子 。他拿出一个用6根木条组成的东西,要儿子把它解开 。这个东西是他捉摸了许久才做成的,其实它就是古代木工结构中的榫卯构件,只不过缩小成玩具形状 。
鲁班的儿子看到这个东西,开始发现的确不好分解 。不过,自己跟随父亲多年,对
木工中的榫卯结构已经是很熟悉了,所以经过一番思索,最后终于解开了 。于是,正式成为了鲁班的接班人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玩意儿称作“鲁班锁” 。
鲁班锁
以上仅是一个民间传说,如今民间流传的益智玩具鲁班锁并非真是鲁班发明的,只不过由于鲁班是公认的木工祖师爷,就如此命了名 。
其实,鲁班锁这种用6根木条拼插而成的玩具,它在全国广泛流行,而且各地的称谓也有所不同 。在江浙一带,叫“孔明锁”,在河南、河北叫“别闷棍”或“难人木”,在西南地区叫“莫奈何”,在两广地区叫“六棱”,在西北地区则叫“六疙瘩” 。中国古
代资料上叫“六子联芳”,传到国外,叫“六根刺的刺果拼插难题” 。
“六子联芳”戏法
鲁班锁源自中国古代木工建筑中的榫卯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 。那时建造房子用的是木头,它们依靠榫卯结构彼此相互拼合,而成为牢固的构件 。
如今,我们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出土的当时的榫卯构件 。它们是在木头上挖出凸、凹形状的榫和卯,然后将凸、凹部分镶嵌起来,就可以把几根木头固定在一起,而不需要任何的钉子 。而且,要分解开来也十分方便,且不必破坏其中的构件 。
这种榫卯结构后来演变成了一种“锁”,供人娱乐 。这种锁”在清朝变成了一种戏法,称作“六子联芳” 。
“六子联芳”戏法记载在清代桃花仙馆主人编撰的《鹅幻汇编》一书中 。“鹅幻”是古代对戏法的称呼 。原因是古埃及和古印度曾经用鹅来变戏法,将鹅头砍下,鹅还能走;把头接上,鹅恢复原形 。所以,古代中国统统把这类戏法称作“鹅幻” 。“六子联芳”就是其中的一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