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用纸印刷的书籍 世界上第一部用纸印刷的书籍

印刷术,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都是我国首创的 。它的出现,摆脱了以往人工誊抄的局面,加快和扩大了著述的流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我国早期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将文字或图画刻在木板上,印刷时涂墨于板,铺纸刷匀,揭下来,文字或图像就印在了纸上 。雕版时为反字,印出来就成了正字 。在唐代,雕版印刷术已普遍采用,工艺也日益成熟,可以印出比较精美的文字和图像 。这一点从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物中得到了证明 。
1900年,在藏经洞发现了唐懿宗咸通九年王玠为双亲祈福所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刻经由7个印张粘连在一起,每张纸长76.3厘米,阔30.5厘米,全长约533厘米 。卷首一页印的是画,画的是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长者须菩提说法,其余6页是《金刚经》全文 。卷末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年月题记一行 。全卷完整无缺 。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 。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这部佛经卷首的说法图也被认为是全世界现存最早有纪年的版画 。这件印刷品的时代,早于被认为是欧洲最早印刷品的德国木板画像《圣克利斯道夫》(1423)约500多年,因而被人们誉为“世界印刷史和版画艺术的冠冕” 。
【中国第一部用纸印刷的书籍 世界上第一部用纸印刷的书籍】 《金刚经》(唐咸通年间刻本)
这件印刷品,不仅刻板面积大,而且雕刻精美,刀法娴熟,印画线条婀娜多姿,精细有力,经文字体浑朴苍劲而厚重 。从印刷效果看,墨色浓厚匀称,清晰鲜明,说明印刷技术已达到高度熟练的程度,绝不是雕版印刷术初期所能达到的 。据学者考证,从我国封建社会技术发展的情况推测,大约需要一二百年左右,雕版印刷才能发展到这样高的水平 。与《金刚经》同时发现的还有唐僖宗乾符四年(877)《丁酉年历书》和唐僖宗中和二年(882)《樊赏家残历》、唐末的《切韵》残页等雕版印刷品,这说明《金刚经》并非雕版印刷术刚发明时的传世物 。
这件珍贵的稀世之宝1907年被斯坦因盗到英国,现藏于伦敦博物院图书馆中 。
印刷术发展到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技能 。我国印刷术发明后,流传到世界各国各民族之中,和造纸术一样,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起了重大作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