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1500字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1500字

文章插图
如果说计算机把我们从工业时代带到了信息时代,那么计算机网络就可以说把我们带到了网络时代 。随着使用计算机人数的不断增加,计算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快速发展,从大型通用计算机 -> 超级计算机 -> 小型机 -> 个人电脑 -> 工作站 -> 便携式电脑 -> 智能手机终端都是这一过程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也逐渐从独立模式演变为了网络互联模式
独立模式:计算机在联网前都可以认为是独立模式,俗称单机模式,此时的计算机不会与其他计算机通信 。
图 1-1
如图 1-1 可以看到,在独立模式下,每个人都需要排队等待其他人在一个机器上完成工作后,其他用户才能使用 。这样的数据是单独管理的 。
图 1-2
如图 1-2,从单机模式切换到了网络互联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个人都能独立的使用计算机,还会有一个服务器,来为客户端 A、B、C 提供服务 。在网络互联模式下,数据一般是集中管理的 。
计算机网络由若干节点和链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网络中的节点可以是计算机、交换器、集线器或者路由器等,计算机网络按规模和覆盖范围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
局域网:一般指的是范围在几百到几公里办公楼或者校园内计算机相互连接成的计算机网络,一般用在狭小区域内的网络,一个社区、一栋楼、办公室经常使用局域网 。
城域网:一个城市中的计算机所相互连接形成的计算机网络 。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 。城域网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千米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城网互联的需求,以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形与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功能 。
广域网:广域网中的计算机所形成的连接范围就更大了,常常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洲 。其目的是为了让分市较远的各局域网互联 。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互联网的诞生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此时还没有计算机网络,所以计算机只能单机工作,即使两台计算机的距离非常近,他们却只能像个内向的孩子一样,守着自己的一隅 。
二战之后,美苏争霸,出于军事的目的,美国组建了一个神秘的部门 ARPA,这个部门接美国国防部的要求打算研制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这个系统会有很多节点,每当其中某些节点被摧毁后,其它节点仍能相互通信,这个项目于 1966 年完成,ARPA 将其命名为 ARPANET(阿帕网) 。ARPANET 是最早的计算机网络之一,它就是互联网的前身 。
ARPANET 是最早使用分组交换的计算机网络之一,通过包交换系统进行通信的数据会被格式化为带有目标机器地址的数据包,然后发送到网络上由下一台机器接收 。
数据包一词是由 Donald Davies 在 1965 年创造的,用于描述通过网络在计算机之间传输的数据,数据包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可以说数据包是互联网的主人公 。
ARPANET 于1969 年正式启动 。同样于 1969 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 Steve Crocker 发表了第一篇 RFC 论文,这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开端 。同年,第一台网络交换机实现了在 ARPANET 上的第一次数据传输,这标志着互联网的正式诞生
我们经常在某篇文章结尾引用.rfc 或者与某人沟通,他提出了他不求甚解的 idea,然后你继续追问他,他就让你自己查 RFC 文档(好像说的就是我),说的就是介个 。热4
官方一点解释 RFC 就是描述互联网和互联网系统的方法、行为、研究或者创新的官方文档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