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好隶书,功夫在字外! 隸則

前人说:“书之功夫 , 更在书外 。”我们学习隶书则可以说 , 要学好隶书 , 功夫更在隶书之外 。无论是厚重朴拙一路隶书 , 还是清秀飘逸一路隶书 , 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 , 均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努力 。首先 , 学习篆书 。篆书是书法之源 , 隶书从篆书演化而来 。隶书的用笔、结体、对称之美等 , 其本原皆在篆书 。因此 , 学习隶书知解篆书则是“知其所以然” 。以篆法入隶则古 , 以楷法入隶则不古 , 篆书是隶书之源 , 是写好隶书之基础 。

要学好隶书,功夫在字外! 隸則

文章插图

黄易隶书如清代金石篆刻家黄易 , 篆刻注重金石气 。他的隶书 , 如其刻印般浑厚凝重 , 笔笔有篆意 , 故有一种沉着渊深之趣 。其次 , 在行草书体方面着力 。孙过庭《书谱》说:“草不兼真 , 殆于专谨;真不通草 , 殊非翰札 。”这虽然说的是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关联 , 其实也适用于隶书 。隶书属正体 , 正体容易写得板正、不灵动 。如果习隶书者在行草上也下点工夫 , 那么再写隶书必然会轻松活脱一些 。
要学好隶书,功夫在字外! 隸則

文章插图

钱君匋隶书 陆游诗如现代书家钱君匋隶书 。钱君匋隶书先习汉碑后习汉简 , 以书行草之法写简 , 以绘画布局布置隶书章法 , 从而将隶书的写意色彩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
要学好隶书,功夫在字外! 隸則

文章插图

陆维钊隶书又如现代书家陆维钊 , 精于行草、篆书与隶书 , 注重书体之间的通融 , 其隶书为碑法厚重一路 , 行笔节奏全从行草而来 , 痛快淋漓、恣肆率性 , 有清人伊秉绶隶书之博大气象、汉隶《石门颂》之野逸、《鲜于璜碑》之重拙 , 在近现代隶书中独树一帜 。再次 , 知古今隶书之变 。学习隶书 , 不能只是一味埋头于书写实践 , 还要了解隶书的发展历史 , 从它的起 源 , 到隶变 , 到现当代隶书名家 。从隶书整个的历史发展 , 看出隶书风格的演变规律 , 看出哪些是需要守定的不变之理 , 哪些是可变的 。然后找到自己的着力点 , 为形成自己的隶书风格而努力 。
要学好隶书,功夫在字外! 隸則

文章插图

商承祚隶书如现代书家商承祚也是一位杰出的古文字学家 , 他对隶书发生与发展了如指掌 。所以他写隶书主攻早期隶书—秦隶 , 以碑派笔法写秦隶字形 , 融入自己静穆淡远之心境 , 最终形成了拙朴古雅之书风 。最后 , 综合的人文素养 。中国艺术 , 是讲境界的艺术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列举的二十四种诗歌风格 , 其实也是一种意境或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开头便说“词以境界为上” 。书法艺术的境界其实即是书法家的内心境界映现 , 故有“书如其人”之说 。一个书写者的内心若无很高的境界 , 则“书如其人”之说便没有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境界需要后天的修养 , 综合的人文素养决定了书法境界的高低 。隶书一体要想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 , 不是光临习一两种隶书碑帖就能达到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