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堆

农村土堆上常见的挖坑支陷阱的小虫子叫什么?有什么功效和用途?农村土堆上常见的挖坑支陷阱的小虫子叫什么?有什么功效和用途?在我们胶东半岛农村的山坡向阳的地方,随处可见一些漩涡式的小陷阱,这些小陷阱呈漏斗状,窝里泥沙细腻光滑 。布陷阱的小虫子我们当地称之为"山老婆儿",长着两个大夹板,走路退着走,它的学名叫蚁狮 。山老婆儿挖坑后,潜伏在坑底的沙土里,专等一些昆虫掉入陷阱后,它便会用两只钳及夹住它们,吸食猎物的体液 。那时侯上山,遇见尖底的小圆坑就会和小伙伴们蹲下,朝坑内大声喊:"山老婆儿",一会儿便看到坑底沙土松动,它便钻了出来 。放到手里,它就会装死,你不注意的时侯,它就迅速退着走溜走,甚是有趣儿 。据说,它的成虫叫蚁蛉,长得有点像小版的蜻蜓,专门捕食小黑蚊子,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呢 。蚁狮还有解热镇痉、消毒止痢、治疗泌尿系统的结石等作用 。过去农村乡间医生还有利用蚁狮入药,治疗小孩子的消化不良病症非常见效 。蚁狮焙干,研磨成细粉,还可以治疗刀伤呢 。你见过这种叫"山老婆儿"的小动物么?你如果知道它还有哪些作用,也请留言补充 。rr小时候,寨上大部分人家房前屋后没有硬化,路也是泥土路,经常会在房檐下干燥的土里看到一些漏斗状的小坑,里面住着小虫子,我们当地称为“地牯牛”或“地滚牛”,后来才知道其学名叫“蚁狮” 。那个时候,没什么玩的,凡是周边有意思的东西或事,都是儿时玩的,而且感觉非常的有趣,看到这种漏斗状的泥窝,看着挺稀奇的,用根小木棒,掏里面的虫子,在泥窝底部,薄薄的一层泥土下面就是地牯牛,掏出来后放在手心,看它慢慢爬,痒痒的,像斗蛐蛐一样,要么碰它一下 。最有趣的是,几个玩伴一起,看谁找到更大的泥窝,泥窝越大地牯牛就越大,然后各自把自己掏得最大的地牯牛放在一块平地或大树叶铺在地上,看它们会不会打架,而且是倒退着走,再捉几只牛蚊,放在中间,头部的两只大钳子就会不停的撕扯牛蚊,这时候不能离太近,不能影响到它们进食 。玩一会,那股稀奇的劲过了就会再把地牯牛放回泥窝里 。隔天无聊了又重复昨天的故事 。后来才得知这种地牯牛学名叫蚁狮,虽然看似并不起眼,但是蚁狮的药用价值不可低估,《本草纲目》称蚁狮为“沙挼子”,具有平肝息风,解热镇痉,拔毒去腐消肿 。用于高血压病,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腹腔症块,瘰疬结核,泌尿道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外用治中耳炎,痈疮,无名肿毒 。(具体用药请遵医嘱)蚁狮幼虫就是我们称为地牯牛在漏斗状泥土的小虫子,成虫称为“蚁蛉”,像蜻蜓一样的昆虫,但比蜻蜓小,同样,蚁蛉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治疗如高血压、泌尿系结石、胆结石、骨髓炎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农村大多都已硬化,想要在房前屋后或屋檐下再看到蚁狮是很难的事情,现在的孩子见都很少见,更不用说用来当玩物,曾经儿时的记忆,必将成为90年代以前的人们心里永远的快乐回忆 。【土堆】朋友们,你们小时候是否也捉过蚁狮来玩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