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之未发

从王阳明的良知和照心,如何做到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王阳明年轻的时候是信朱熹的,朱熹提倡“格物穷理”,就是要通过认识大量现象来总结一种普适的规律 。朱子的理学,别的不论,但格物穷理是对格物致知正确的具体化 。在程朱理学中提倡格物致知,即天地万物中都存在理,水里有、阿猫身上有、阿狗身上有、家中竹子里也有 。初年王阳明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结果王阳明想到做到,就去自家院子里对着竹子“格”起来,这一格就是七天,期间把他这个状元父亲气到不行 。然而七天过去了,不仅没有格出个什么,反而生了一场大病 。不仅此次七天的“修行”没有得到真理,以后的几十年都没有格出理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当有自知之明的时候,需要自己不断的反省自己 。当一个人经历过无数次的跌倒,才能够看清真正的自我,找到面对对错的,面对事情的时候,该有的一种态度 。从内心做到不怨天尤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通过不断的修补和完善,才能更加完美的,靠近自己想要达到的一个标准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修身的时候,有一个更加完善的一个人格,更加高尚的一个品格,他才能更好的致良知 。明白自己人生,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是非常少的,很多人对自己的评价,轻了容易产生自卑的状态,重了则就容易产生过分自信的状态 。只有真正把握好一个尺度的时候,做到实事求是都能恰如其分,才能够真正的完善自我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 。王阳明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注重个人的修养,注重个人的良知 。良知是做为人标准的一个内心准则,当真正在内心具备两次的时候,便有了知善去恶的一种能力 。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一个人在追逐成功的一个路上,才能够披荆斩棘,获得更好的一个社会地位 。一个人如果在投机取巧的路上迷途不返,就会越走越远,就好像追赶自己的影子,永远都会追不上,自己跑得越快也能跑得越快,高尚的品格就离自己越来越远,只有放弃私心,放下那些欲望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内心纯洁的状态 。rr“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这两个词出自《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情绪还没发动的时候,这个状态就是“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出来刚好能达到中节的效果,就是“和” 。换种方式来说,就是喜欢、愤怒、悲哀、快乐等各位情感没有向外表露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并且合乎法度,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所在,“和”是最普遍通行的准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秩序秩序井然了,万物就生长发育了 。举个例子,有个下属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被你知道了,当你刚刚知道这件事,生出愤怒情绪的时候,是“中”,当你先把那个错误解决掉,再适当批评指正下属的时候,就是“和” 。随心而动,恪守良知,这是我对阳明心学个人理解 。很多人觉得修心性就是让心完全静下来,没有任何七情六欲,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真到这个状态,那不就成植物人了 。我们要做的,是屏蔽掉外界的干扰,用自己的本心去感受事物的本质,然后用自己真实的感悟去应对世间万物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真正有水准的高人,在城市喧嚣中,在纷繁芜杂的各种事情中,依旧可以保持本心精进 。无论外边怎么变化,都能保持自身的良知,没有任何贪瞋好恶的干扰 。只要做到这些,应该就能够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