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消费还是收入 gdp是什么意思通俗讲


gdp是消费还是收入 gdp是什么意思通俗讲

文章插图
“产出”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结果,其衡量的是经济活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因此,无论是微观经济分析还是宏观经济分析,“产出”都是我们必须要考察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我们考察的“产出”是单个企业或单个部门的个别产出,而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我们考察的“产出”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总产出 。总产出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而总产出的增长则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目标 。
一、GDP的认识逻辑
【gdp是消费还是收入 gdp是什么意思通俗讲】“总产出”这一概念实际上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远,它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GDP”,也称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这是一种由联合国制定的统计方法,它统计的是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显然,按照GDP的统计逻辑,外国企业在本地的生产活动也会为本地创造GDP 。对GDP这一指标的统计逻辑,有两点需要强调:
第一,GD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
所谓“最终产品”,是指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 。相反,“中间产品”则没有被直接使用和消费,可以被转卖 。例如,当汽车的轮胎被单独购买专门用于汽车修理时,其属于最终产品;而当轮胎被批量生产送往车厂组装时,其属于中间产品 。显然,汽车则只属于最终产品 。假设作为最终产品的轮胎的价格总和为X元,作为中间产品的轮胎的价格总和为Y元,汽车的价格总和为Z元,则统计GDP时是(X+Z)元,因为汽车Z元的产值中已经包含了轮胎Y元的产值 。当然,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有的产品既可能是中间产品,也可能是最终产品,那么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统计部门又是如何确定最终产品的呢?在实际统计中,统计部门会根据产品的大致使用方向来进行归类,例如上例中由于轮胎主要还是作为中间产品送往车厂,即轮胎进入最终消费的量占比较小,因此统计时一般只计算汽车的产值 。而且,统计部门也会根据调查、经验和估计,对统计结果进行修正 。总之,最终产品的统计逻辑能够避免重复计算 。
第二,GDP是一个“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 。
也就是说,GDP统计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值,而不是某一时点上所累积的产值 。关于“流量”和“存量”的逻辑,实际上与水池注水问题分析是同一个道理 。比方说,我们往一个水池里注水,如果按照GDP的统计逻辑,我们关注的是每分钟能够往水池注入了多少水,而不是关注在某一时刻水池里的水已经注入多少了 。
对于“流量”和“存量”这两个概念的清晰认识,是正确理解GDP分析逻辑的关键 。例如,经济分析中有一个叫做“破窗谬论”的经典例子,讲的是假如有人打破了窗户,那么窗户的主人不得不更换玻璃,因此卖玻璃的就有了生意,而且卖玻璃的可能会将挣到的钱用于增加消费,从而刺激了一连串新的需求,拉动了一系列新的生产,也就意味着GDP增加了 。“破窗谬论”就是典型的“破坏”创造了财富 。这里对于“破坏”的理解可以继续延伸,既包括自然运动对经济活动的破坏(比如地震),也包括人类行为对经济运行的破坏(比如战争) 。
当然,这样的说法初看起来会令许多人难以接受,会质疑说,“破坏”显然是摧毁了财富,怎么可能会创造财富?这不是一个易于理解的常识吗?这实际上是对经济分析逻辑的误解,而这误解产生的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GDP是一个流量概念 。首先,我们要承认“破坏”对经济社会来说肯定是不好的,因为“破坏”意味着社会损失的产生 。这是从“存量”的视角来看的 。但如果“破坏”已经发生了,我们沿着“破窗谬论”的分析逻辑可以发现,“破坏”的产生除了坏的一面,对经济活动也有积极的一面 。因为其能够刺激市场需求,提供就业机会,从而激活经济,拉动GDP增长 。这是从“流量”的视角来看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