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

司马迁为何把霍去病、卫青写进《佞幸列传》?司马迁并未将霍、卫写进《佞幸列传》 , 只是在该传中提到二人 , 霍、卫的传记是《卫将军骠骑列传》一、《史记》有个人好恶 , 但仍相对公允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 无韵之《离骚》" , 这一评价非常贴切 , 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史记》的特点 , 文学性极高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 , 详细参考了许多史料 , 做到尽可能的详实 , 但与此同时 , 作为一位笔力超群的史官 , 司马迁也不能免俗地加入了个人好恶 , 对于他赞赏的人 , 不吝笔墨 , 甚至突破常规 , 提高规格 。比如在本纪中 , 他加入了《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 , 尽管项羽、吕后都未正式称帝 , 但司马迁对这二人的历史定位是等同于帝王的 , 并且在本纪中大胆表露心声 , 留下对刘邦、刘砌等帝王的批评之辞 。而像世家中 , 他也加了入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外戚世家、留侯世家、萧曹两位相同世家等 , 而从前的史书中 , 世家的标准应是诸侯 。从以上情况来看 , 司马迁的《史记》在尊重史料的同时 , 更有大胆突破 , 他个人曾受腐刑 , 性格耿介 , 也不太在乎生死荣辱 , 硬是坚持个人写作风格 , 在每卷结尾通常还会来段"太史公曰" , 表达个人意见 。司马迁与李家交好 , 同情李广、李陵遭遇 , 而对于卫青、霍去病则没有那么友好 , 虽然认可二人的才干、功绩 , 但仍认为他们是靠裙带关系上位 , 更指责卫青柔和媚上 。不过 , 这种指责更像是恨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代名词 , 或许 , 在司马迁心目中 , 卫青身为外戚 , 更应该铁骨铮铮向皇帝进言 , 而不是独善其身、保家族富贵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 , 卫、霍正是因为顺着汉武帝的毛撸 , 成为其心腹肱骨 , 这才有机会建立灭匈奴的不世功勋 。官场上 , 做人与做事 , 是二难选择 , 但真正高明的做法 , 不是将二者对立 , 而是融合 。既会做人 , 又能做事 , 才事半功倍 。二、《佞幸传》本意并非列入卫、霍 , 无须对号入座在《佞幸传》中 , 司马迁指出"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 , 然颇用材能自进" 。对比同时代 , 韩嫣、李延年这两位标准佞幸 , 卫、霍加在一起也只有这一句话 , 实在不足以将他们打入佞幸之列 。什么是佞幸?司马迁认为 , 所谓的佞幸 , 就是以色幸之 。"非独有女以色媚 , 而士宦亦有之 。"换句话说 , 皇帝好色 , 臣属有色 , 二者一拍即合 , 臣属因此得到宠爱 , 这就是幸 。这有点类似于男色 , 而在《史记》当中也确实有类似的描述 。比如韩嫣的事迹:"嫣与上学书相爱"、"时嫣常与上卧起"、"嫣侍上 , 出入永巷不禁" 。李延年的经历:"延年坐法腐"、"延年善承意 , 弦次初诗 。其女弟亦幸 , 有子男"、"与上卧起 , 甚贵幸 , 埒如韩嫣也" 。两相比较 , 韩嫣、李延年都有跟武帝一起睡觉的经历 , 而且家中弟、妹"亦幸" , 这个幸 , 恐怕真的是男男感情的那种幸 , 而非信任之意 。而反观卫霍 , 给他们的定位是外戚 , 因为外戚身份而得到"幸" , 这个幸 , 更多指的是亲戚之间的信任、能够托以重任 。而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 , 卫、霍二人的形象更定位在领军出征的大将 , 常胜不败的军人 。千言万语的好 , 难道还抵不过半句似是而非的"以外戚贵幸"?结论:司马迁不喜卫霍 , 但卫霍并非佞幸 , 《史记》也未将二人列为佞幸 , 而是单独列传 , 定位是将军 。rr先说明一下 , 卫青和霍去病在《史记》中的正式列传是《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 , 但太史公司马迁也的确在《佞幸列传》里提到他们 。“佞幸”可不是什么好词 , 在这个列传里的 , 几乎全是皇帝的男宠 , 例如邓通、韩嫣、李延年等 。为啥说是几乎呢?就是因为卫青和霍去病名在其中 。司马迁大概认为他们和皇帝刘彻不清白 , 但又没有证据 , 便语焉不详 , 惹人猜测 。【佞幸】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