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


成语典故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

文章插图
销声匿迹(成语典故销声匿迹)
唐僖宗在位时期,京城长安有个姓宗的年轻人,善于“黄白之术”,就是会提炼金银 。
他曾和一个卖烧饼的,名叫陈敬碹的人结识,成了无所不谈的好友 。
宗生和陈敬碹往来密切,经常在一起游玩 。
某一次,两人为了一个女人大打出手,彻底撕破脸,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从此分道扬镳 。
话说这位陈敬碹有个哥哥在朝中做官,此人叫田令孜,田令孜原本姓陈,后来随养父姓氏,改为田姓,入宫做了宦官 。
唐僖宗在位时期,田令孜权倾一时,被皇帝称为“阿父” 。
陈敬碹踢得一脚好球,后被哥哥田令孜引荐给游戏无度的唐僖宗,凭借赢了一场球,被朝廷安排到蜀地做官,任职西川节度使 。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率领义军攻占长安,田令孜等人拥唐僖宗逃往蜀地避乱 。
这一时期,宗姓年轻人也随众人逃到了蜀地,躲在锦江一带 。
不久,宗生得知锦江属于陈敬碹管辖之地,心里非常恐惧,担心陈敬碹伺机报复 。
于是又跑到资中,四处躲藏,不敢定居,隐姓埋名,唯恐被仇家陈敬碹发现 。
陈敬碹,也不不是省油灯,派人四处打探,还是打听到了宗生藏匿在资中的消息,最终在内江县将宗生抓捕并杀掉了 。
由此引出了一条成语——“销声匿迹” 。
“销声匿迹”原作“销声敛迹” 。
比喻不敢抛头露面,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 。
典出于《北梦琐言》:“宗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
【成语典故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