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殖河蟹

黄河口大闸蟹人工养殖技术?一、池塘条件及水源条件、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池塘地点选择: 水源充足、进排水系统独立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沙质底质淤泥少、位置较僻静,自然饵料丰富 。单个池塘面积在30亩左右,池埂坚实不漏水,池高1.5-2米,坡比1:3土工布护坡,池底平整少淤泥,进排分离且进水口向排水口2%倾斜 , 方便排水 , 坝面宽3-4米 ,东西向,长宽比5:2 。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防逃设施:大闸蟹具有一定的洄游习性,养殖池塘四周一定要设置防逃设施,防逃设施用加厚聚乙烯簿膜制作 。防逃材料埋入土中20厘米-30厘米 , 高出埂面50厘米,每隔1米用镀锌管支撑,拐弯处呈圆弧状,防逃设施内留出1米-2米的堤埂方便巡塘和检查 。
(2)整装消毒:大闸蟹成熟收捕后及时将池水排干,铲除池底腐殖质和淤泥彻底曝晒在池底 。翌年春季蟹种放养前一个月池底放水5厘米-10厘米,每亩用漂白粉30公斤—50 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进行病原体的杀灭和清除野杂鱼,改善池塘底质和增加水中钙的含量,促进大闸蟹的生长发育 。进水时用规格60目的尼龙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类及其鱼卵进入池塘 。
(3)种植水草:池塘中种植一定量的水草,不仅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可以为大闸蟹提供栖息、避敌的场所,又可作为部分青饲料来源 , 这样即可提高大闸蟹的成活率,又能促进其生长 。蟹池中的水草分布要均匀,种类搭配要科学合理一般有伊乐藻、轮叶黑藻、水韭菜、狐尾藻等 。
(4)设置蟹种暂养区:蟹种放养初期把环沟作为暂养区 , 约占池塘总面积1/5-1/3的面积 , 将蟹种先放养在池塘的暂养区内培育到5月底至6月初,待池塘内养殖区中的水草生长到一定的数量时,再将蟹种放入整个池塘中 。
三、苗种放养
(1)蟹种的放养:蟹种选择的好与差 , 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 。由于气候、土壤水质条件的不同及运输等因素的影响,本地培育的种质纯正黄河口大闸蟹蟹种其成活率、抗病性及生长速度都明显好于外购的蟹种 。因此宜选择自已培育或本地培育的黄河口大闸蟹蟹种 。
(2)混养鳜鱼的模式:鳜鱼为肉食性鱼类,对水质环境要求与河蟹相似 , 蟹池中套养的鳜鱼主要摄食池中的小杂鱼虾,可减少生物耗氧和提高饲料效率 , 同时将池中的低值鱼类转化为高档鱼,达到增收的目的 。
(3)混养花鲢模式:蟹池中搭养适量的花鲢鱼种,可调节水质 , 减少蓝绿藻数量,增加池塘产出 。
四、投饲管理
蟹种下塘前池塘中要培养足量的基础饵料生物,增强蟹种体质加速生长,提高成活率 。在养殖过程投喂的饲料主要种类有:大闸蟹配合饲料、冰鲜鱼另搭配少量的玉米等植物性饲料,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占60%以上 。投饲原则“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即在饲养前期,4-6月,~以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鱼、同时摄食池塘中自然生长的水草 。在饲养中期,7-8月,正是高温天气应减少动物性饲料投喂数量 , 增加玉米等植物性饲料的投喂量,防止大闸蟹过早性成熟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在饲养后期,8月下旬-11月,以动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为主,满足大闸蟹后期生长和育肥所需,适当搭配少量植物性饲料 。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不变质 。颗粒饲料应按照大闸蟹生长的营养需要,符合农业部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 。投饲量要适当 , 每日投喂1-2次,遵循投饵“四定 四看”原则 , 精饲料与鲜活饲料隔日或拌匀交替投喂,均匀投在浅水区,坚持每日检查吃食情况 , 根据每日的吃食情况适当调整投饲量,以当日全部吃完为宜 , 不宜过量投喂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