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怎么育苗

海参圈养殖技术?1、尽量选择当地育苗场的海参苗,减少苗种因运输时间长,水质及温度差异大引起的应激而导致的损苗 。
3、看苗时,苗池中的苗分布均匀、伸展、肉刺坚挺、肠道饱满、粪便正常以及体色亮的为好苗;另外,还应关注车间内的气味及水面上的气泡,若打上的气泡大且多、不易散开、水质发粘,说明参苗消化可能有问题,或者有肠炎 , 应当注意;尽量选择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的苗 。
2、放苗抗应激:连续3-5天使用“激活”(20个网箱/包),强化体质,缩短缓苗时间,提高放苗成活率 。
4、放苗后如出现化皮及损伤现象 , 则及时使用刺激性小的水溶性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处理 。
观察海参吃料及排便状况 , 及时做出相应调整:(1)网片干净没有天然饵料的情况下可适当投喂海泥和藻粉;(2)水质较肥的池塘 , 网箱内天然饵料较多可适当“以菌代饵”,使用“利饵多”及“利菌多”代替饵料;(3)网箱较脏的可适当投喂“利苗多”,减少因摄食有害物质及呼片引起的肠炎、缺氧、化皮等 。
经常观察参苗状态,如出现活力不好的情况,泼洒“生命素+营养快线”强化参苗体质,提高成活率及生长速度 。
为保证网箱水流畅通,给参苗提供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可使用“速解安”配合毛刷定期清理网衣 。
海参的养殖时间?海参放苗季节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山东地区一般在3~5月和10~12月 。
【附:放苗条件】 放苗规格,可根据每个养殖场、养殖池的具体情况 , 选择放养中间培育苗种或不经中间培育的海参苗种 。海参放苗条件: 1、水深:养成池水深应在2m左右 。2、水温:放养苗种时 , 日最低水温不得低于5℃ , 水温在10℃以上较为适宜, 。3、水质:访苗池的水质条件应尽量接近苗种培育池的水质状况,避免水质条件的剧烈变化 。4、天气:大风、暴雨天气不宜放苗 。
野生海参苗的种植方法?海参苗养殖时更要注意水质,提供稳定的环境 。平时要多增氧,解毒 。养殖的场地还要放人工海参礁石,用来给它提供好的生活场所,可以保证它更好的进行野生繁殖 。一般30平米的投放300-500头参苗,早上晚上各投一次 , 注意投放前要先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5分钟 。

海参保苗期间常见病有哪些是保苗?下面的是育苗场的育苗病害和注意事项,不能够完全照搬到保苗上来,但你可以参考一下 。养殖池里保苗应该是最近几年兴起来的,你主要是去问问当地成功保苗的养殖户 , 借鉴一下经验 。夏季防病管理技术: 海参育苗包括浮游期和板上附着期 , 从上板20天后,至参苗剥离即属于保苗期 。保苗期恰值高温,水温通常在22~30℃左右,时间持续2、3个月 。此期间经常出现病害迹象,导致参苗涨势缓慢甚至成活率明显下降,病害现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如下: 1、常见病害表现症状: ⑴长势极其缓慢,甚至掉量 。⑵不爱摄食、附着力差,甚至出现化皮病 。⑶伸展不好,体色发红、变暗,体型呈细长条,变黑、刺短; ⑷有吐肠现象,僵硬,体色发白或呈通明状、化皮 。2、病害引发原因: ⑴水质污染: ① 海参残饵、粪便等自产有害物质,造成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超标 。换水量小或没有及时进行生态水质处理或网片25天以上没有及时消毒处理的池子,换水前可明显检测出亚硝酸盐超标 , 该指标持续7天左右 , 即会出现海参苗不摄食、发病等不良现象 。② 高温、雨量大、盐度变化大、盐度低,引发应激反应 。③ 夏季海区污染严重,外海水检测经常出现有害物质超标现象,尤其6月下旬至9月初,重金属离子、氨氮、亚硝酸盐、有害菌含量超标现象严重,经常可检测到亚硝酸盐含量在0.1~0.2MG/L以上\氨氮0.2MG/L以上 。引发海参中毒症或慢性中毒 。⑵用药不当、饵料不良: ① 抗生素中毒:经常投放抗生素或乱用抗生素高浓度长时间药浴参苗,导致苗种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抗应激能力差;消化系统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疾病 。② 温度高,饲料及鲜海泥、水中的细菌总数偏高,引发海参肠道疾病以及其他细菌性病害 。⑶管理操作不当,机械损伤:倒池、刷网片、剥离苗、筛分等造成损伤、应激反应 。3、预防方法: ⑴进水池塘处理: ① 育苗前 , 进行全面消毒,可选用二氧化氯片等杀菌消毒药剂;3~5天后,投放塘底净(0.5PPM,约330克/亩水体)并配合投放世纪生态菌水产专用EM原液330ML/亩水体,进行生态底质、水质改良 。经检测水质指标良好,再行投放参苗 。② 为提高保苗成活率,必须保证水质指标稳定 , 6月至9月中旬全程,根据水质情况每15~20天投放塘底净一次(250克/亩)并同时配合投放世纪生态菌水产专用原液250ML/亩水体 。降解有害物质,抑制有害菌,维持水体良性平衡,防治病害 。③ 如无特别情况,不要轻易采用抗生素类或杀菌消毒剂类药品,如特别情况必须采用,注意消毒周期要短 , 尤其是圈内有海参的;并且消毒处理3天后,应马上投放塘底净和世纪生态菌水产原液恢复生态平衡 。整个夏季定期采用世纪生态菌原液和生物底质改良剂塘底净进行水质、底质处理,可检测出池塘水质明显好于外海水质 , 可有效的防止病害发生 。⑵参苗池水质、底质治理: ① 如外海水水质良好 , 平时应加大换水量或对流换水均可 。② 整个夏季全程,每3~5天泼洒世纪生态菌水产专用原液(每立方米水体3~5ML左右),抑制有害菌、分解有害物质,从而防治疾病,可拌入饲料内同时投放 。③ 每周左右倒池一次,应视苗种大小酌情考虑;或经常配合投放塘底净(饲喂后投放) ④ 长时间不倒池、粪便多 , 可经常或每周一次向池内投放塘底净每立方米水体3~5克左右 。防止池底积累有害物质,防止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超标 。⑤ 应及时进行网片消毒、更新(建议15~20天左右一次) , 可用世纪生态菌原液50~100倍稀释液浸泡清洗消毒(用过的稀释液可洒入池塘中) 。⑶饲料投喂、防病、促进营养吸收、促进增长、增强抗应激能力: ① 注意饲料营养均衡,饲喂量不宜过大,蛋白不宜过高 。② 每500公斤饲料拌入世纪生态菌原液1~2公斤(根据饲料干湿程度适当兑水稀释拌匀 , 即可投喂)可同步起到饲料消毒、保鲜,促进营养吸收,降低饵料系数,防治肠道疾病 , 促进增长,提高抗应激能力等综合作用 。③ 有的育苗厂习惯发酵饲料,可采用世纪生态菌EM原液厌氧发酵饲料,每500公斤饲料使用原液1公斤即可达到理想效果 。(世纪生态菌EM原液不同于一般市面流通的”EM发酵液”,拌料饲喂效果就很好,不一定非要发酵饲料) ⑷治疗及注意事项:关键字“重在预防”! 应经常检测进水水源及池内水盐度、温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各项指标 。① 海参出现病害迹象,如:伸展不好、附着力不强、摄食不好;可检测出亚硝酸盐、氨氮、PH值超标,应及时增氧 , 并马上投放塘底净和世纪生态菌水产原液 , 解除中毒现象 , 改良水质、底质,抑制有害菌,防止疾病扩散并起到早期治疗作用 。加大拌料原液浓度 , 帮助海参恢复胃动力及消化系统功能,增强抗病力、降解体内毒素,解除病害 。② 出现病害迹象 , 不宜盲目使用杀菌剂或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要注意关注、检测水质情况 , 以免治标不治本,使用前要注意水质情况,使用后一定要及时使用世纪生态菌水产专用制剂进行生态改良,恢复生态环境 。③ 如发现网片、附板发粘、有异味等现象,要及时清理、消毒并进行水体消毒,水质处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