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孵化泥鳅( 二 )


3、为保证正常繁殖,水温宜稳定在18℃以上时进行,在北方大概要到每年的5月中旬 , 长江两岸水域在每年的4月下旬,南方在每年的3月底、4月上旬就可以进行 。
4、将鱼巢绑扎在竹竿上,悬吊在产卵池的中间或四角 , 使之浸没在水面下 。另外,因泥鳅卵黏性差,因此要注意检查和清洗沉积在鱼巢上的污物,以免影响受精卵的黏附效果 。
5、泥鳅一般在晴天的早晨产卵,上午10时左右产卵结束 。当产卵基本结束后 , 就立即将粘有卵粒的鱼巢移到孵化池或其他孵化设施中进行孵化,并更换和补充新鱼巢放到产卵池中,以收集尚未产卵的亲鳅的卵 。
6、最后一批泥鳅产卵后,可以就在产卵池内进行孵化,但一定要将产卵池内的亲鳅全部捕出 , 以防亲鳅吞食鱼巢上的卵粒,影响出苗率 。
泥鳅是怎么繁殖的 养泥鳅需要什么条件
泥鳅养殖有哪些优势
1、耐低氧:泥鳅能够利用皮肤、肠道进行呼吸,非常耐低氧,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的模式,不会出现一般鱼类的缺氧泛塘的现象 。
2、食性杂:泥鳅的食性杂,饲料也比较容易解决 , 玉米、小麦、稻谷等粮食以及米糠、豆渣等下脚料都可以做为泥鳅的饲料 。
3、繁殖强:泥鳅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般情况下1条雌性泥鳅1年可以产卵3000粒左右,而且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开展繁殖 。
4、生长快:泥鳅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春季繁殖生产的泥鳅小苗,到冬季就可以达到较大的上市规格,因此资金回笼非常快 。
泥鳅是怎么繁殖的 养泥鳅需要什么条件
养泥鳅的条件主要是建池、再加上投资钱等方面 。泥鳅的繁殖方法不外乎就是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 人工繁殖的时候,其方法也时要一些技巧的,一定要保证好它的水温 , 产卵之后要将亲鱼捞出 。
苦力泥鳅繁殖方法?1、自然产卵繁殖
在产卵池里放入苦力泥鳅亲鳅,当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池内放置已消毒的棕片、杨柳树根、水草等作为鱼巢 。发现苦力泥鳅产卵后 , 将已附卵的鱼巢转入孵化池,同时再放入新的鱼巢,待其再产卵 。受精卵孵化对水质水温要求不高,一般养殖水体均可孵化,最适水温为20℃~28℃,大约2天左右子鱼可以出膜 。
2、人工催产繁殖
在4月~5月气温适宜时 , 将苦力泥鳅亲鳅捕起,选择其腹部柔软 , 色泽略带粉红色,临近产卵征兆的亲鱼,体长在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最好40克左右的个体,进行药物催产 。其剂量,每尾雌鳅可用鲤PGl个或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 。然后将催产后的亲鳅放入产卵池,让其自行产卵受精或进行人工受精 。最后将受精卵上巢进入孵化池孵化 。这种方法可以准时大量有计划地获得鳅苗 。
3、放种补充繁殖
【如何孵化泥鳅】这是最简便的繁殖方法 。即在养鳅水体中投放适量成熟的泥鳅,但不能先放养其他鱼类,到生殖季节放置一些人工鱼巢,泥鳅在养殖池塘中产卵,在原池孵化,苗种可用小箱培育,然后仍然在原池中饲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