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胆囊的生理功能具体有哪些


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胆囊的生理功能具体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胆囊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胆囊粘膜上皮由高柱状上皮细胞衬里,粘膜有许多皱襞,皱襞间有粘膜上皮深入至固有膜甚至肌层内,形成许多窦状的凹陷,称Aschoff窦,在该处易发生炎症或形成结石;固有层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肌层和浆膜层之间有一层较厚的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淋巴管、小血管和内在神经丛 。
胆囊粘膜细胞具有典型的吸收型细胞的特征,具有较强的吸收和浓缩功能,同时,胆囊粘膜亦有分泌功能,分泌粘液 。在有慢性炎症时胆囊粘液的分泌增加 。胆囊粘膜层中,除了一般的细胞外,尚有属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分泌肽类激素(APUD系统)的内分泌细胞,其生理学上的意义尚未确定 。
胆囊管的层次与胆囊壁相同,但有以下两个特点:①胆囊管近胆囊颈的一端,粘膜呈螺旋瓣样皱襞,而近胆总管的一段则内壁平滑 。②胆囊管的肌纤维构成环状带,称为胆囊颈括约肌 。这些特点有助于规律性地控制胆汁进入与排出 。
二、胆囊的生理功能具体有哪些有人说胆与胆量有关,胆切除后,胆量就变小,这是完全无科学依据的 。胆囊有什么功能呢?
(1)储存胆汁:一个饥饿的人(即非消化期间),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消化需要的时候,再由胆囊排出,所以胆囊被称为“胆汁仓库” 。同时又起到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
(2)浓缩胆汁:金黄色碱性肝胆汁中的大部分水和电解质,由胆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胆汁中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 。
(3)分泌粘液:胆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护胆道黏膜,不受浓缩胆汁的侵蚀和溶解 。
(4)排空:进食3~5min后,食物经十二指肠,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产生一种激素叫缩胆囊素,使胆囊收缩,将胆囊内胆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胆汁同时,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 。一般讲,进食脂肪半小时,胆囊即可排空 。
三、胆囊都有哪些疾病发生呢    胆道结石
胆石症是胆囊、胆管内晶体的集中沉淀,如结石位于胆囊,叫做胆囊石病 。如结石位于胆总管,叫做胆总管石病 。
胆石症在特定人群中的妇女最常见,如美国土著人 。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肥胖、西方饮食和遗传素质 。美国,20%超过65岁的人患有胆石病,但大多数无症状 。每一年,大约超过50万的人作外科手术取石,其中大多数因为出现症状而行手术 。
多数胆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尽管部分是由钙盐构成 。胆汁含有大量胆固醇,通常状态下以液体形式存在,当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时,胆固醇成为不溶性的,由胆汁中析出沉淀成石 。
大多数胆石在胆囊内形成,大多数胆管结石系由胆囊移动而来 。胆管内结石形成系由于胆汁流速变慢、淤滞而致,如胆管有狭窄或胆囊切除术后 。
胆总管结石能导致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胆总管感染(胆管炎),胰腺炎或肝脏炎症 。当胆道系统梗阻时,细菌繁殖迅速形成胆管炎症,细菌可扩散至血流引起身体其他部位感染 。
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胆囊的生理功能具体有哪些】如果胆囊内结石引起反复疼痛,调整饮食也不能减少发作,医生可建议作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不会引起营养缺乏,手术后没有饮食限制,手术死亡率约为0.1%~0.5% 。手术中,医生可查明胆总管内有无结石 。
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可引起一系列严重问题,因此,应采用外科手术或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取出结石 。采用ERCP,内镜(带有外科附件的可弯曲可视性管道)经口插入,通过食管、胃进入小肠,经置入奥迪括约肌的小管注入造影剂 。用一种叫括约肌切开术的方法,切开括约肌的肌肉,开口增大足以使堵塞胆管的结石通过并进入小肠 。90%的病人ERCP检查和括约肌切除手术是成功的,死亡率小于0.4% 。3%~7%的病人出现并发症,较腹部手术安全性高 。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胰腺炎、胆管穿孔或感染,2%~6%的病人,胆管再次狭窄,结石复发 。胆囊结石不能经ERCP取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