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甲壳溃疡病 对虾为什么红尾

对虾为什么红尾,对虾甲壳溃疡?。?/h3>找到些,让你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白斑综合症 病症:病虾离群空胃 , 摄食量大减,头胸甲与腹甲容易剥开,甲壳上见规则形状之白斑 。
病虾鳃丝发黄,肝胰腺肿大 , 糜烂,通常在几天内便可发生大量死亡,若水质稳定营养全面,则可维持1个月左右 。
死亡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加而缩短,即大虾死亡速度高于小虾 。
2、黄头病 病症:病虾活力低下,食欲减退,在水面胡乱游动,头胸甲呈现黄色或者发白,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变成淡黄色 。
3、白对虾红体病 病症:主要发生于南美白对虾 。
绝大部分病虾红须、红尾 , 体色变成茶红色;病虾不摄食或少摄食,在水面缓慢游动 , 捞离水后即死亡;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易分离;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 。
对虾发病后病程极短 , 从发现病虾到病虾拒食仅仅5-7天,而后转人大量死亡,通常在10天左右,以后症状有所减缓转入慢性死亡阶段,时有死虾发现 。
一般幼虾易发生急性染 , 死亡率较高,而成虾则易发生慢性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 。
4、传染性皮下与组织坏死病 病症:病虾离群不摄食,间断浮上水面 。
濒死对虾微微发红,肝胰腺、头胸甲变淡黄色或白色 。对虾细菌真菌病 1、红腿病 病症:病虾附肢变红,头胸甲鳃区呈黄色或浅红色,肝胰脏萎缩糜烂,病虾发病2小时后开始色变成茶红色 。
2、烂眼病 病症:病虾漂浮于水面翻滚,眼球肿胀,由黑色变成褐色,进而溃烂,有的只剩下眼柄,一般在高温季节常见,病虾大都在1周内死亡,死亡率在30%左右,养殖密度高有机质丰富及盐度低的水域容易发生 。
3、烂鳃病 病症:病虾鳃丝呈灰色,肿胀 , 鳃丝溃烂 , 病虾呼吸困难,摄食不振 。
4、肠炎病 病症:病虾游动缓慢,在低倍镜下检查可见胃部有淡黄色的菌落 , 病虾摄食不振,该病在对虾幼体阶段极易发生,死亡率极高,在2-3天内可达95% 。
5、荧光病 病症:由亮弧菌、发光假单胞菌、哈维氏发光杆菌等感染,病虾在黑暗处发荧光,夜晚可见水色闪闪发光,虾由断触须,摄食减少,在池边缓慢游动 。
对虾育苗阶段发生较多 。
6、镰刀菌病 病症:病虾鳃、头胸甲、附肢、腹甲有黑色的斑块,镰刀菌寄生于鳃部时引起鳃组织坏死变黑,该病与甲壳溃疡和黑鳃病相似,所以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如发现菌丝及分生孢子,则可确诊 。
7、甲壳溃疡病(褐斑病) 病症:病虾的体表甲壳和附肢上有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状疡 , 斑点的边缘较浅,中间部颜色稍深,病情严重则溃疡初迅速扩大形成黑斑,造成虾陆续死亡 。对虾其他病 1、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症:病虾鳃部变成黑色,附肢、眼及体表呈灰黑色绒毛状 , 蜕皮困难少呼吸困难,底质含有大量腐植质且老化的池塘易发生此?。?且容易引起细菌继发性感染而发生大量死亡 。
2、丝状藻类附着症 病症:病虾鳃部为黑色或褐色 , 附肢似有棉絮状附着物 , 鳃丝变成黄色或褐色,附有丝状物 , 病虾呼吸困难,通常在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易诱发 。2002年华南地区对虾病害流行情况:
1、淡水半咸淡水养殖养殖对虾常常诸多病一起发作,白斑、红体、断须、烂腮、黑鳃、寄生虫等搀杂一起 。
海水养殖区域多出现红体、断须?。鱿纸隙喙锵合窒?。
2、暴发性死亡较少出现,上半年虽然病害发生频繁 , 但是死亡率相对病害发生率不高,下半年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3、养殖40天左右是病害发生高峰期 。在淡水半咸淡水养殖区稍微会提前一点 。2003年对虾病害流行初探:1、目前发病情况较2003年有很大不同,诸多病害羼杂发生的情况在海水养殖区域常有发生 。2、暴发性死亡率上升 。3、病害发作高峰期提前,有的池塘甚至在放苗十来天的时候就开始大规模死亡 。据专家介绍,是对虾种质的问题 。对虾病害防治综合措施: 养虾的主要工作是养水、维护底质 。因为对虾患病,多属于条件致?。识窕贾露韵荷闶诚陆怠⑻逯时洳? ,条件致病菌、病毒侵袭对虾,对虾开始发生病害 。一旦对虾发生病害,可以通过细心观察水环境、患病虾体情况、测试水质因子、底泥状况来了解病害源侧重那一方面:是病毒病为主要病害因子还是细菌病为主要病害因子,是天气变化导致的应激反应还是pH变化导致的应激反应,等等 。因为目前对虾病害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因此我们通常以防为主 。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来临之时以三步骤处理:第一步:消毒剂处理水体中病菌病毒,目前常用的消毒剂主要为卤素类消毒剂,比如三氯异氰尿酸、有机碘等 。施用消毒剂处理之后看对虾体质状况决定下一步处理措施 。第二步:经过第一步处理之后,如果对虾体质较差,则需要减轻消毒剂用量,或者不用消毒剂,转而使用内服保肝强健药 。如果对虾体质还好,则可以在施用消毒剂的同时内服保肝强健药、抗菌素等 。第三步:如果对虾体质好转,则可在加大内服强壮药剂的基础上 , 使用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色,将用过药物的水体纠正过来 。如果对虾疾病仍然不好转,则需要调整用药策略 , 换一种消毒剂、抗菌素来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