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面积小适合做高密度养殖吗 什么是模式密度

什么是模式密度,鱼塘面积小适合做高密度养殖吗?定期加注新水
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 , 鱼塘中残饵、污物较多 , 厌氧发酵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恶化,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变坏更快,因此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 。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深 。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以养鲢、鳙鱼为主的池塘 , 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30厘米水深;以养草、鲤鱼为主的池塘 , 水色较鲢、鳙鱼池塘水色淡些,每7~10天应灌新水1次,每次宜提高水位15~20厘米 。夏季鱼池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
定期搅动底泥
搅动底泥可促进底质不断分解,间接控制水质变化 。一般每10~15天搅动1次 , 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水体面积的1/3 , 且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好,但闷热、气压低的天气时勿搅动 。
使用增氧机增氧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其中以叶轮式最好 , 开机增氧可使水体对流,增加水中溶氧量和散发有毒气体 。
适当追施化肥
可以使浮游植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供鱼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体的营养盐 , 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 , 从而改良水质 。高温季节鱼池施肥应以化肥为主,少施有机肥,一般在水质清瘦的池塘中,每亩每次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 , 每隔5~7天施1次,若要施有机肥,必须充分发酵后 , 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 。
使用药物改良
一些养鱼密度大,又不能经常换水的池塘,应定期施生石灰调节水质,减少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毒害 。每次每亩池塘可用生石灰15公斤 , 加水后全池泼洒,每隔20天左右进行1次 。光合细菌具有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的优点,还可以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饲料,每20天全池泼洒1次 。鱼池中浮游动物过多,可用敌百虫杀灭,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3~0.5毫升 。蓝藻过多,可用硫酸铜抑制,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亳升 。在鱼发生浮头时 , 亦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
移植水生植物改良
水生植物作为水体初级生产力,可以控制鱼池藻类等的生长,起到很好的净水作用 。养殖者可根据鱼池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水体中合理引进移植轮叶黑藻、鱼腥草、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调节水体水质,改善溶氧水平 。
套养水生动物调控
水生动物是水体中的“消费者” , 适当套养可促进水体生态系统平衡 , 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如套养鲤鱼、鲫鱼可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体底部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污染发生的概率;套养青鱼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螺蛳等生物对水体各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消耗;套养鲢鱼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资源 , 控制水体肥度;套养鳙鱼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轮虫;套养草、鳊、鲂鱼可以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净化养殖环境;套养鳜鱼、乌鳢、鲈鱼等可以有效控制水体中野杂鱼虾的生长繁殖,减少与主养鱼争食争氧的竞争压力 。
杀菌消毒改底调水全能王---弧克
弧克是一款含50%过硫酸氢钾的复合盐 。具备杀菌、消毒、改底、调水四大功能,尤其对弧菌有特效 。过硫酸氢钾是一种无机酸性氧化剂,具有非常强大而有效的非氯氧化能力 。
使用智能设备增氧
只靠肉眼观察判断溶氧,发现时往往池塘已经处于缺氧状态 。如何能及时发现溶氧变化,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小编推荐您一款既实惠又好用的便携式智能水质检测仪——“帮邦小黑” 。帮邦小黑基础版可检测溶氧、水温两项指标,加强版可检测溶氧、水温、pH三项指标 。“帮邦小黑”操作简单,连接蓝牙之后在手机上点击操作就能进行测量和分析,功能明了并有操作提示;小巧便携,大小和一个智能手机差不多,放在口袋就出门巡塘即可;智能高效,可以分塘口管理和查询历史溶氧水温pH指标,还能根据所测指标和补充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帮养殖户发现水质问题,提出管理建议,防患于未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